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其三》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其三》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虏哨无宁处,龙颜有隐忧。

未曾御戎服,已报走旃裘。

地拓黄河土,天烧赤壁舟。

奈何投柱斧,不待献俘囚。

(0)
翻译
敌人的巡逻哨没有安宁之地,皇帝心中深藏忧虑。
他尚未穿上战袍,已经传来敌人逃跑的消息,穿着皮衣的敌人。
大地扩展了黄河边的土地,天空仿佛焚烧了赤壁的船只。
为何要挥动柱斧自尽,而不等待俘虏敌人的时刻?
注释
虏哨:敌人的巡逻。
宁处:安宁之地。
龙颜:皇帝的脸色,代指皇帝。
隐忧:隐藏的忧虑。
御戎服:穿上战袍。
走旃裘:逃跑的敌人,穿着皮衣。
拓:扩展。
黄河土:黄河沿岸的土地。
烧:比喻天空的景象仿佛在焚烧。
赤壁舟:赤壁之战的典故,这里可能象征战争。
奈何:为何,为什么。
投柱斧:挥动柱斧自尽,表示绝望的行为。
献俘囚:献上俘虏,指战争胜利后的仪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君主在战乱之中的内心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开篇“虏哨无宁处,龙颜有隐忧”两句,设定了一个边疆告警、君主面容肃穆的氛围。"未曾御戎服,已报走旃裘"表明尽管尚未穿上战袍,但胜利的消息已经通过旃裘(古代的一种通讯工具)传回,这显示了战争的紧迫和胜负之关。

接着,“地拓黄河土,天烧赤壁舟”两句,则描绘了一场大战的景象。黄河之土与赤壁之舟,都是用来比喻战事的宏伟画面,显示出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

最后,“奈何投柱斧,不待献俘囚”则表现了君主对于战争胜利后处理俘虏的问题显得迫不及待,甚至急于将斧头扔向柱上,而不愿等待正常的仪式来献上战俘。这样的情感流露,透露出君主在处理战争果实时急切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君主内心世界和外部战事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义与个人情怀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墨萱

华发当年倚笑看,北堂春色映朱阑。

披图彷佛慈颜在,零落霜风夜雨寒。

(0)

向曹伯通乞白菊

节过重阳菊已残,倚霜欹露不胜寒。

山堂正少黄金蕊,试看君家白玉团。

(0)

唐仁夫出使广西四首·其四

十年知己一绨袍,万里南云望尔劳。

待得明年好春日,牡丹花里候旌旄。

(0)

谢东园送菊

薄暮霜篱景色加,名园分得岁寒花。

谁知建业骚人馆,不是浔阳处士家。

(0)

淮浦歌三章为太仆杨敬之作·其二

清淮蒲荻晚萧萧,浦口山明欲上潮。

七里正贪渔艇乐,九重无耐鹤书招。

(0)

画上四首·其四

经旬不出户,忘却城南道。

江亭细雨过,一夜生春草。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