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花漠漠曳龙而,倒拂风前白接䍦。
香作篆文铭古鼎,阑雕梵字架荼蘼。
提壶鸟劝添杯杓,曳布妻能共扊扅。
盆景小山堪点缀,一拳沐雨绿厜㕒。
竹花漠漠曳龙而,倒拂风前白接䍦。
香作篆文铭古鼎,阑雕梵字架荼蘼。
提壶鸟劝添杯杓,曳布妻能共扊扅。
盆景小山堪点缀,一拳沐雨绿厜㕒。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竹花漠漠曳龙而”,以“竹花”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漠漠”二字则赋予了画面以辽阔深远之感,仿佛竹林深处隐藏着无限的幽静与神秘。“倒拂风前白接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竹叶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如同白练般轻盈飘逸,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接着,“香作篆文铭古鼎,阑雕梵字架荼蘼”两句,将视觉与嗅觉、听觉相结合,篆文与梵字的刻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文化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盆景中的“小山”与“一拳沐雨绿厜㕒”相映成趣,前者是自然景观的缩影,后者则是对生命力顽强的象征,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活情趣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珍惜。
挥手华堂,重整顿、选花场屋。
撩鼻观、飞浮杂沓,异香芬馥。
金缕尚馀闲态度,冰姿早作新妆束。
恨尊前、缺典费思量,无松竹。
蜂蝶恨,何时足。
桃李怨,成粗俗。
为情深、拚了一生愁独。
菊信谩劳频探问,兰心未许相随逐。
想从今、无暇劚蔷薇,鉏罂粟。
小队旌旗,又催送、元戎领客。
政十顷、荷香微度,草烟横碧。
杨柳参差新合翠,水天上下俱齐色。
傍野桥、容与绕重湖,严城侧。
花作阵,舟为宅。
敲羯鼓,鸣羌笛。
渐夜凉风进,酒杯无力。
遥想汉中鸡肋地,未应万里回金勒。
看便随、飞诏下南州,朝京国。
青梅骨瘦,已有生春意。
椒萼露微花,便觉香魂旖旎。
惜花公子,可是赋情深,携瘦竹,绕疏篱,终日成孤倚。
赏心乐事,又也何曾废。
烟露湿铅华,误啼妆、三年客里。
江南芳信,政自不愆期,吴山远,越山长,梦寐添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