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其三芙蓉》
《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其三芙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清飙已拂林,积水渐收潦。

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

幽姿强一笑,暮景迫摧倒。

凄凉似贫女,嫁晚惊衰早。

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

(0)
注释
清飙:清凉的微风。
积水:积水或泛滥的水。
芙蓉:荷花。
相媚好:互相映照,显得美好。
池莲:池塘中的莲花。
霜菊:秋天的菊花。
幽姿:幽静的姿态。
暮景:傍晚的景色。
贫女:贫穷的女子。
嫁晚:结婚较晚。
少年容:青春的容貌。
樵人剑南老:一个名叫樵人的剑南地区的老人。
翻译
清风已经吹过树林,积水逐渐消退了积水。
溪边野生的芙蓉,花开在水边,相互映衬,美丽动人。
坐着看池塘里的莲花凋谢,只剩下我独自陪伴着霜中的菊花枯萎。
尽管环境凄凉,我仍勉强露出笑容,面对傍晚的景色,感到无比苍老。
这情景就像贫穷的少女,结婚太晚,却惊讶地发现衰老来得如此之早。
是谁描绘出青春的容颜?是一位名叫樵人的剑南老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画面。开篇“清飙已拂林,积水渐收潦”两句,生动地勾勒出秋季林间清新的微风和雨后水流渐退的情景。接下来的“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描绘了溪畔野生的芙蓉与溪水相互映衬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两句,则是诗人静坐观赏莲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感受到时光易逝和孤独的意境。随后的“幽姿强一笑,暮景迫摧倒”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迅速变换的景色,不禁露出了苦笑,感慨万千。

最后,“凄凉似贫女,嫁晚惊衰早。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则是通过贫女晚嫁和年轻美貌易逝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青春不再的无奈感受,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情感深沉而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静佳朱明府

伤心独立旧池台,日日西风送雨来。

别后思君无限事,一封书发两番开。

(0)

哭元双杉

哭公非故人,觉苑失龙麟。

白日有明暗,青天无鬼神。

戒珠常照夜,锁骨不栖尘。

老我谁相问,空馀影伴身。

(0)

偈颂九十三首·其三

据此丈室,无可不可。要行即行,要坐便坐。

漆桶相挨,一时打破。

三脚虾䗫透九垓,笑倒嵩山破灶堕。

(0)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其三

生死到来何抵当,萧然归去路堂堂。

到家句子聊相寄,写入碧天鸿雁行。

(0)

颂古九首·其五

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心。

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十四

虎溪冰莹长空月,凤岭松吟后夜风。

堪笑堪悲翁老子,俨然不改旧时容。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