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借半分力,老树丝窠罥寒织。
虚枝生白独也正,夜气归根吹以息。
个中洒洒无一尘,无眼界至无意识。
居然暗发定慧香,不取诸相了空色。
若于此花论相好,是人如以木钻石。
吾尝闻之老瞿昙,无有少法为可得。
我诗当以无耳听,索梅一笑付蝇墨。
东风不借半分力,老树丝窠罥寒织。
虚枝生白独也正,夜气归根吹以息。
个中洒洒无一尘,无眼界至无意识。
居然暗发定慧香,不取诸相了空色。
若于此花论相好,是人如以木钻石。
吾尝闻之老瞿昙,无有少法为可得。
我诗当以无耳听,索梅一笑付蝇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名为《广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实根叶谱入秀句辄效反骚一章》。诗中,诗人以东风、老树、寒织等意象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的景象,展现出梅花坚韧的生命力和清雅的气质。"个中洒洒无一尘,无眼界至无意识"表达了梅花的超然与纯净,以及诗人对梅花内在精神的赞赏。
诗人进一步强调,梅花之美并非外在形式所能穷尽,而是超越了世俗的审美观念,如同"暗发定慧香,不取诸相了空色",寓意其内在的禅意和空灵。诗人以"若于此花论相好,是人如以木钻石"来批评那些过于追求表象的人,认为真正的美在于本质而非形式。
最后,诗人借用佛陀教诲,表达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即"无有少法为可得",强调梅花的不可言说之美。而他自己则以"我诗当以无耳听,索梅一笑付蝇墨"收尾,表示他的诗歌创作也是为了传达这种意境,而非追求形式的华丽。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寓言般地探讨了审美、禅意和生命真谛,体现了宋代理学与艺术的交融。
覆地苍云湿,垂天绿沈浓。
窗开生翠叠,箔卷腻烟重。
妥尾千梢凤,拿空万部龙。
入风旗纛乱,敲月佩环从。
嶰谷追遗律,筼筜墨旧踪。
高寒排雨气,潇飒冷云胸。
漾壁颓蓝水,遮门浩碧峰。
湘娥斑潋滟,庄叟籁于喁。
铜干平欺柏,霜髯欲傲松。
横分清偃蹇,侧亸醉龙钟。
铁画唐钩锁,粗村杜刃锋。
帚书豪蔡格,箭栝美吴侬。
碎影琉璃榻,鲜香琥珀钟。
他时裁笋箨,规制取芙蓉。
一尊相对叹枯老,出囚人逢他乡道。
但令脱梏即华津,宁论官高与官小。
剡溪藤纸百匹长,渴骥惊蛇惟一扫。
霜根忽地破东风,千山万岭生青草。
閒水閒山处处行,刻尽云烟与花鸟。
娃宫胥庙武丘山,别后新函寄多少。
结发治诗书,交情沥肺肝。
十年事熊胆,何止千馀丸。
文字挟飞霜,千顷跃波澜。
白发秃似冢,青云路转艰。
举网珊瑚易,投珠明月难。
闲情寄鱼鸟,小筑避暄寒。
过雨常移竹,当窗学种兰。
兴来摹柳字,愁至裂囚冠。
蹶足怜骐骥,冲天羡凤鸾。
愿借扶摇力,为君送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