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德堂前太史坊,受恩天地未称扬。
病来老马临阶泣,不解衔环忆故乡。
种德堂前太史坊,受恩天地未称扬。
病来老马临阶泣,不解衔环忆故乡。
这首诗《忆归》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设置,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种德堂前太史坊”,以“种德堂”与“太史坊”两个地点的并置,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曾经在这些地方留下过足迹,也预示着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这里的“太史坊”可能象征着官宦世家的荣耀与传统,而“种德堂”则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道德修养与家族传承的重视。
次句“受恩天地未称扬”,表达了诗人虽蒙受天地之恩,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赞誉或认可。这既是对个人际遇的一种感慨,也可能暗含对社会公正与否的反思,以及对自身价值未能被充分认识和肯定的无奈。
第三句“病来老马临阶泣”,运用了“老马”这一意象,借以表达诗人年迈体衰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老马“临阶泣”不仅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一句“不解衔环忆故乡”,以“不解衔环”这一典故,比喻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系故乡,无法忘怀。这里的“衔环”原指古代传说中,马儿在离开主人时会衔环以表感激之情,此处用来象征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即使身在远方,也无法割舍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