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搆观涛旧所称,石?壮观试临凭。
千寻翠巘天疑近,一道长江波不兴。
来往布帆嫌力弱,空明玉镜与心澄。
风恬浪静自佳事,何必枚乘赋语徵。
崇搆观涛旧所称,石?壮观试临凭。
千寻翠巘天疑近,一道长江波不兴。
来往布帆嫌力弱,空明玉镜与心澄。
风恬浪静自佳事,何必枚乘赋语徵。
这首诗描绘了观涛楼下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的平静与翠山的高耸,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首联“崇搆观涛旧所称,石?壮观试临凭”点明了观涛楼的位置和其壮观的自然景观,暗示此处是观赏江涛的绝佳地点。颔联“千寻翠巘天疑近,一道长江波不兴”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远处高山仿佛接近天空,而长江水面则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波澜,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颈联“来往布帆嫌力弱,空明玉镜与心澄”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感受,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轻舟过江也显得力量不足,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清澈透明之中,心灵也随之得到了净化。尾联“风恬浪静自佳事,何必枚乘赋语徵”则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认为欣赏美景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无需借助古代文人的诗句来表达。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观涛楼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