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屈原》
《屈原》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箸鲜红食有馀。

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閒肉付江鱼。

(0)
注释
张翰:古代名人,以思念鲈鱼而闻名。
鲈: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满箸:满筷子,形容食物丰富。
鲜红:颜色鲜艳,形容鲈鱼新鲜。
食有馀:吃得很满足,有多余。
灵均:屈原的字,古代诗人。
不知退:不明白退隐的道理。
閒肉:多余的、闲散的食物。
江鱼:江中的鱼,这里比喻世俗之人。
翻译
秋天来临,张翰忽然想念起鲈鱼
满满的一筷子鲈鱼鲜红欲滴,享用之余还绰绰有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景,诗人在这个季节里偶尔想到张翰对鲈鱼的喜爱。"满箸鲜红食有馀"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张翰对美食的热情,以及他对鲈鱼的偏爱,连带着丰富的食材和尚未吃完的菜肴。

诗中"何事灵均不知退"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古代贤者不识时务的感慨。"灵均"指的是屈原,这位楚国的爱国主义者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悲哀,最终投江自尽。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变迁、人心冷暖的无奈和悲凉。

最后一句"却将閒肉付江鱼"则是一种隐喻,诗人可能在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无力感,或是对于某些事物无法改变,只能任其自然发展的无奈。这里的“閒肉”可能象征着不被需要或已经失去价值的事物,而将它们"付江鱼"则是在比喻中这些东西最终都归于自然,或者说被时间和环境所吞噬。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以及食物的丰盛与无奈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石氏寿母

鹤发西风尚健身,彩衣天上四麒麟。

尔门皆可二千石,此母何妨五百春?

露下齐山红树晓,雨生滦浦绿波匀。

胜筵偶睹诸贤咏,尽敬东州学士醇。

(0)

闽州歌

闽州土俗户不分,生子数岁学绣文。

围绷坐肆杂男女,谁问小年曾识君。

古来夜行斯秉烛,今者衢路走纷纷。

那更诛求使者急,鞭箠一似鸡羊群。

古来闺阁佩箴管,今者女工徵六军。

虽复太平少征战,设有备豫将何云。

去年居作匠五千,耗费府藏犹烟云。

官胥掊克常十八,况以鸠敛夺耕耘。

祗今弃置半不用,民劳竟是谁欢忻?

岁岁条章省烦费,幸且不省无方殷。

唐虞在上俭且勤,后王犹复锦绣焚。

岂有夔龙让姚宋,不言忍使忧心熏。

观风自是使者职,作歌虽远天应闻。

(0)

题牧溪画飞鸣雁二画·其二

倦飞怜羽翼,引领一长鸣。

紫塞秋何似,今宵月正明。

(0)

挽崔彦晖母赵夫人

赵文敏公之孙女,情忝通家见嫁时。

环佩盛仪犹内院,波澜馀泽自天池。

佳儿裕蛊承先志,淑女宜家副夙期。

已托文章题琬琰,百年墓木照丰碑。

(0)

题天龙寺丛桂楼

天龙楼阁迥无邻,玉斧修成月满轮。

受质岂无如郤者,触机还有姓黄人。

香通三昧惟心印,花散诸天尽法身。

谁把碧云题树叶,惠休诗句本清新。

(0)

笼鹤

轩然羽翼更何之,每见云霄忆旧时。

鸣候露华生玉树,舞怜雪影散瑶池。

垂头就食诚何报,侧目随人祗自悲。

恩重主家看养别,不教鹅鸭混阶墀。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