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舒惆怅独登楼,四面山川晚色幽。
倦鸟冲烟投暮树,归舲带雾到前洲。
云深远寺钟声起,风转层楼水气浮。
俯仰骋怀情最好,渐看海角月华流。
欲舒惆怅独登楼,四面山川晚色幽。
倦鸟冲烟投暮树,归舲带雾到前洲。
云深远寺钟声起,风转层楼水气浮。
俯仰骋怀情最好,渐看海角月华流。
这首清代诗人郑孝思的《江楼晚望》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楼远眺时的内心感受和周围景色。首句“欲舒惆怅独登楼”,表达了诗人带着淡淡的忧郁情绪,选择登高以排遣心中愁绪。接着,“四面山川晚色幽”描绘了傍晚时分,四周山水呈现出宁静而深邃的色调,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倦鸟冲烟投暮树,归舲带雾到前洲”通过描绘归巢的倦鸟和蒙雾中的小舟,进一步强化了傍晚的寂静与诗人孤独的情感。随着视线的延伸,“云深远寺钟声起”,远处寺庙的钟声在云雾中回荡,增添了空灵的禅意。最后,“风转层楼水气浮”写风起时,水汽在楼阁间浮动,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展现出动态的美感。
全诗以“俯仰骋怀情最好,渐看海角月华流”作结,诗人认为在这样的景致中,任由情感起伏是最适宜的,而随着视线尽头的月光逐渐洒落,也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优美,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晚望体验和心境。
忆昨游中林,鸟鸣兰蕙芳。
重来岂云久,草木倏已黄。
乙鸟始辞去,群鸿复南翔。
天道有代谢,人生安得常。
促促不我留,譬如石火光。
红颜日以瘁,玄发日以霜。
载念泉下人,宁不增悲伤。
聆我短歌行,歌短意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