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枝香.石亭探桂和竹逸韵》
《桂枝香.石亭探桂和竹逸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桂枝香

晴秋滴黛。肯闭置车中,学妇人态。

南郭先生,约我画溪击汰。

石亭老桂槎枒甚,续前游、何妨今再。

霜篷汎酒,僧庐斗茗,谈禅说怪。渐石壁、斜翻暮霭。

照乱槲丛篁,藓痕缠虿。忽放狂颠老子,生平无赖。

西风敛却英雄手,只频年、持螯擘蟹。

城阴归晚,缤纷金粟,帽檐齐戴。

(0)
鉴赏

这首《桂枝香·石亭探桂和竹逸韵》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探访石亭、赏桂品茗的雅致画面。

开篇“晴秋滴黛”,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日晴空的清新与宁静,仿佛天空中飘落着细雨,渲染出一种淡淡的水墨意境。接着,“肯闭置车中,学妇人态”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主人公不拘泥于世俗之见,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态度。

“南郭先生,约我画溪击汰”则引入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通过与友人的相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随后,“石亭老桂槎枒甚,续前游、何妨今再”两句,将镜头聚焦于石亭旁的老桂树,描绘出其枝干苍劲、生机勃勃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期待再次重游的喜悦。

“霜篷汎酒,僧庐斗茗,谈禅说怪”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生活体验,霜降时节的泛舟饮酒、僧舍间的品茶论道,以及对禅宗思想的探讨,都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雅情操。

“渐石壁、斜翻暮霭。照乱槲丛篁,藓痕缠虿”描绘了傍晚时分,石壁上弥漫着轻柔的雾气,光影交错,槲树丛中竹林摇曳,苔藓覆盖的痕迹与虫豸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忽放狂颠老子,生平无赖”一句,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仍保持一颗年轻、自由的心,不被世俗束缚,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西风敛却英雄手,只频年、持螯擘蟹”则通过西风的收敛,象征着英雄豪情的暂时隐退,转而享受美食带来的简单快乐。“城阴归晚,缤纷金粟,帽檐齐戴”则以日落时分,金黄色的谷物在晚霞中闪耀,人们戴着帽子归家的情景,寓意着一天劳作后的安宁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探访石亭、赏桂品茗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有赠·其一

潮来潮去荡轻舟,领略清淮十里秋。

摺叠红梯垂柳下,板桥东去水关头。

(0)

舟中夜雨寄内

重阳风雨送归艭,欲遣离愁借酒降。

半夜潮声孤客枕,一星渔火野人窗。

未能学剑羞弹铗,料得停针倦剔缸。

若问征帆泊何处,石头城下水淙淙。

(0)

读杜工部集四首·其四

自许诗堪老,原知死更传。

山川书剑过,歌哭日星悬。

发岂风尘白,心犹道路怜。

千秋江汉月,寂寞亦娟娟。

(0)

傅粉

水靧桃花露乍滋,搓酥真觉腻如脂。

轻施蝶粉光逾洁,薄傅鹅膏色倍宜。

素手细匀香泽艳,玉容长护雪霜欺。

等闲笑对青鸾镜,认取翩翩绝世姿。

(0)

长亭怨慢

荡愁路、海天飞絮。缥缈蓬莱,西厢扃户。

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

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

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朝暮。

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

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

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

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

(0)

倾杯乐.陈松英女生毕业纪庆

山川盘郁,林峦胜处毓英雄。有时閒气偏钟。

博白头衔不栉,盐白撒寒空。

陋井源双角,脂粉香浓。惠泉九龙。洗清思、更玲珑。

况济南、经舍家风。

南楼在望,想老人英俊,少年同生。女好何羡罴熊。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