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霞夜出扶桑东,海云卷浪凌虚空。
刚风浩浩吹不去,崔嵬化作青莲宫。
万衲月寒清梵寂,四面沈沈皆海色。
钟声不许到人间,自送潮音落寒碧。
赤霞夜出扶桑东,海云卷浪凌虚空。
刚风浩浩吹不去,崔嵬化作青莲宫。
万衲月寒清梵寂,四面沈沈皆海色。
钟声不许到人间,自送潮音落寒碧。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焦山寺》描绘了一幅瑰丽而神秘的海上景象。首句“赤霞夜出扶桑东”以神话色彩开篇,暗示了朝阳初升的壮丽场景,赤霞从东方的神话树扶桑升起,给夜晚带来一抹异彩。接下来,“海云卷浪凌虚空”形象地展现了海浪翻腾,直入云霄的壮观画面。
“刚风浩浩吹不去”描绘了强劲的海风,尽管力量巨大,却无法吹散这如梦如幻的景象,为下文的寺庙增添了神秘感。“崔嵬化作青莲宫”将山峰比喻为巍峨的宫殿,与海景相映成趣,仿佛是自然与佛国的交融。
“万衲月寒清梵寂”描绘了月光洒在寺庙的万千僧袍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凉的氛围,梵呗之声回荡,显得庄严肃穆。“四面沈沈皆海色”进一步强调了寺庙四周被大海环绕的环境,海天一色,增添了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钟声不许到人间,自送潮音落寒碧”表达了寺庙的超凡脱俗,钟声不为尘世所扰,而是随着潮水的起伏,静静地落入寒冷的碧波之中,传递着禅意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焦山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与佛教禅境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
倦仆去复返,怜君归未能。
吟馀幽砌月,梦破短檠灯。
地僻人稀到,书成雁莫凭。
秋风霜翮健,天末看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