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更·其四》
《五更·其四》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月转参旗横,梅花梦方熟。

罗浮山忽来,毋乃地脉缩。

(0)
注释
月:月亮。
转:移动。
参旗:古代二十八宿之一,代表北方天空的星象。
横:横过。
梅花: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高洁。
梦:梦境。
熟:香甜,形容梦境美好。
罗浮山:古代名山,位于广东,传说仙人居住之地。
忽来:忽然出现。
毋乃:恐怕,疑虑之词。
地脉:地质构造中的脉络,比喻大地的气息或生命力。
缩:收缩,这里指地气减弱。
翻译
月亮移动到参旗星座附近,梦境中的梅花正香甜
罗浮山忽然出现,难道是大地的气息收缩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五更·其四》。我们来鉴赏一下:

"月转参旗横,梅花梦方熟。"

这里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象。"月转参旗横"写的是夜深时分,明亮的月光照在天上的星辰旁边,使得那些遥远的小星星仿佛横亘在银河之上。此句通过对月亮与星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紧接着"梅花梦方熟"则是诗人借用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常象征着高洁和坚贞,而这里的"梦方熟",可能是在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正如同初醒的梦境一般,对远方的美好事物充满了向往。

"罗浮山忽来,毋乃地脉缩。"

这一句中的"罗浮山"是指广东的名山,在这里象征着遥远而神秘的自然景观,而"忽来"则表明诗人内心世界中这种美好的想象突然间变得如此真切和迫近。紧接着的"毋乃地脉缩","毋乃"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以加强语气,这里的意思是在形容罗浮山的出现让人感觉到心灵上的触动,仿佛大地之脉在此刻紧张收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深切的情感和内心的激荡。

整首诗通过月光、梅花和罗浮山这三种意象,描绘出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场景,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其五

幡花宝盖满清川,祈祷迎来圣半千。

莫道圣缘无影响,须知嘉会有因缘。

空中长似闻天乐,岩畔尝疑有地仙。

何必更寻兜率去,重重灵应事昭然。

(0)

送张亶赴朔方应制

命将择耆年,图功胜必全。

光辉万乘饯,威武二庭宣。

中衢横鼓角,旷野蔽旌旃。

推食天厨至,投醪御酒传。

凉风过雁苑,杀气下鸡田。

分阃恩何极,临岐动睿篇。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二十六

偷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

细擘桃花逐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

(0)

筑城三首·其一

郎有蘼芜心,妾有芙蓉质。

不辞嫁与郎,筑城无休日。

(0)

贺雪寄本府尚书

雨雪不顺时,阴阳失明晦。

麦根半成土,农夫泣相对。

我公诚诉天,天地忽已泰。

长飙卷白云,散落群峰外。

拂砌花影明,交宫鹤翎碎。

宿鸟晨不飞,犹疑月光在。

碧树香尽发,蠹虫声渐退。

有客怀兔园,吟诗绕城内。

(0)

送李十一尉临溪

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

天际一帆影,预悬离别心。

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

回轸抚商调,越溪澄碧林。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