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数登高节,今当故国台。
游龙孟生去,戏马宋公来。
信美吴山曲,标奇茂苑隈。
扬帆泛清浅,张组历崔嵬。
潭影涵空洁,岩霏杂翠回。
凌飙知气肃,践露觉年催。
旅迹鸿初至,蓬心菊始开。
谁能对舞袖,犹自惜行杯。
昔数登高节,今当故国台。
游龙孟生去,戏马宋公来。
信美吴山曲,标奇茂苑隈。
扬帆泛清浅,张组历崔嵬。
潭影涵空洁,岩霏杂翠回。
凌飙知气肃,践露觉年催。
旅迹鸿初至,蓬心菊始开。
谁能对舞袖,犹自惜行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在吴山登高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昔数登高节,今当故国台”点出主题,回忆往昔多次登高,如今又站在故乡的山上,流露出一种时空流转的感慨。
颔联“游龙孟生去,戏马宋公来”运用典故,以“游龙”、“戏马”比喻过往的英雄人物,孟生和宋公分别代表历史上的两位名人,通过他们的故事,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颈联“信美吴山曲,标奇茂苑隈”赞美了吴山的美景,同时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深情。吴山的弯曲之美和茂苑的奇特之处,都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和舒适。
颔联“扬帆泛清浅,张组历崔嵬”描述了诗人乘船在清澈的水面上航行,穿越陡峭的山峰,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
尾联“潭影涵空洁,岩霏杂翠回”描绘了潭水倒映天空的纯净,岩石上云雾缭绕的翠绿,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凌飙知气肃,践露觉年催”则通过感受秋风的肃杀和踏露的凉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无奈。
“旅迹鸿初至,蓬心菊始开”将自己比作南飞的大雁和随风飘荡的蓬草,菊花的开放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感。
最后,“谁能对舞袖,犹自惜行杯”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却难以释怀的心情,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考。
怊怅题襟集。恁无端、渭城折柳,离歌三叠。
待我归来猿鹤笑,杯酒难忘夙昔。
曾记得、落花如雪。
重向西园图画里,共故人,商略藏山丛。
寻烟语,一双屐。十季乡思南屏鲫。
怕回头、秋林禊饮,伤心非一。
天末凉风衣带缓,赢得苍茫独立。
只旧雨、相逢相惜。
结个三休亭子好,便讨春,结夏同将息。
知足传、点君笔。
竹响露寒,花凝云澹,凄凉今夜如此。
五湖人不见,故国空文绮。
歌残明月满地,拍危阑,寸心千里。
一点秋檠,两行新雁,知我倚楼意。参差玉生凉吹。
想霓裳谱遍,天上清异。镜波宫殿影,桂老西风里。
携槃夜出长门冷,渐销尽,铜仙铅泪。愁梦寄。
花阴见、低鬟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