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铅山徐子融茅斋留饮次其韵》
《铅山徐子融茅斋留饮次其韵》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茅山从此占西湖,须信高人德不孤。

临水未能忘汝颍,爱山还肯羡匡庐。

眼前孤劲竹尊者,世上浮名松大夫。

浩气已充真乐地,宁论实相与虚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铅山徐子融茅斋留饮次其韵》。诗中以“茅山”与“西湖”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赞美与向往。诗人通过“水”与“山”的意象,以及“竹尊者”与“松大夫”的比喻,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首联“茅山从此占西湖,须信高人德不孤”,开篇即点明主题,以“茅山”象征隐逸之地,“西湖”则代表了人间仙境,暗示高洁之人虽处世外桃源,但其品德却能影响四方,不孤寂。接下来的“临水未能忘汝颍,爱山还肯羡匡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山水之美难以割舍的情怀,同时也暗含着对高人雅士生活态度的向往。

颔联“眼前孤劲竹尊者,世上浮名松大夫”,运用了竹与松的象征,竹子的坚韧不拔与松树的高洁自守,分别代表了诗人所推崇的品格与世俗中的虚名相对比,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品质而非外在的名声。

尾联“浩气已充真乐地,宁论实相与虚无”,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充实与满足,不为外界的虚名所动,更不计较实际与虚幻的区别,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颂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宋诗的风骨与韵味。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下仙看梅二首·其一

背人远住奚师坞,何意追寻特特来。

更要明年此时节,溪翁相唤不相猜。

(0)

槃涧

盘旋山水间,隐者固所乐。寐寤独言时,?亩心犹昨。

(0)

次范无外孙花翁游法喜寺韵二首·其一

两桥横处放潮回,桥外花村涨晚埃。

省事老禅门闭早,焚香对月礼如来。

(0)

山居

古木环池竹数竿,疏篱补菊屋三间。

白云不放红尘入,无怪山人懒出山。

(0)

已分桂叶争云路,不负榴花结露枝。

(0)

葛天民隐居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

老铛犹有耳,古柳已无心。

得句添杯满,贪炉到夜深。

篝灯聊点校,春水没衣砧。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