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
《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全文
明 / 皇甫冲   形式: 古风

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

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

倚策眺两湖,波光焕相袭。

东若既纡青,西蘅亦凝碧。

芙蓉落双镜,天影浮重璧。

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

樯乌有离声,矶鸥无并翼。

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

从适得所遣,何为苦拘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shíshàngtiàodōng西liǎng
míng / huángchōng

jiànshānzhōngyánshàngshí

yúnshíduòyóu湿shī

tiàoliǎngguānghuànxiāng

dōngruòqīng西héngníng

róngluòshuāngjìngtiānyǐngzhòng

shuǐfēnliúdànjuézhōuzhī

qiángyǒushēngōubìng

huìhuàqínggǎngāoshēn

cóngshìsuǒqiǎnwèi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冲的《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描绘了山中静谧而美丽的景象。首句“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展现了清晨阳光穿过山径,诗人午后在岩石上小憩的情境。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描绘了云彩飘动、雨后湿润的环境,增添了空间的动态感。

诗人倚杖远望,“波光焕相袭”和“东若既纡青,西蘅亦凝碧”描绘了湖水波光粼粼,湖面色彩斑斓,东边的湖水如青丝蜿蜒,西边的芦苇凝翠如碧玉。芙蓉倒映在湖中,如同两面镜子,天空的影像仿佛重重叠叠的璧玉。

“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进一步强调了湖面的广阔与洲渚的错落,犹如织锦般细腻。诗人观察到“樯乌有离声,矶鸥无并翼”,暗示着自然界的生息与离别,引发对万物变化的感慨。

最后两句“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领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识到顺应自然、随性而为才能获得心灵的释放,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明代理想化的自然审美观。

作者介绍

皇甫冲
朝代:明

(1490—155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浚。皇甫录长子。嘉靖七年举人。屡应会试不第。博览群籍,善骑射,好谈兵。有《己庚小志》、《几策》、《兵统》、《枕戈杂言》、《三峡山水记》、《子浚全集》。
猜你喜欢

寄赠国学保存会诸子

文明古国五千载,中经秦火诗书在。

汉兴诸儒功最多,不有守先后何待。

西海潮流猛秦火,东风复助为妖祸。

障川挽澜今无人,后生小子忘丘轲。

昆崙山高东海深,百王千圣知此心。

终看吾道益光大,日月行天无古今。

(0)

舟泊凤皇台寄怀季平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初别离。

鮀江水黄海水绿,与君一夜东西驰。

凤皇台边客帆卸,遥忆维舟九龙夜。

欲知别后相思深,茫茫江海愁人心。

(0)

东山春思·其二

云壑风泉入画图,水帘亭畔客怀孤。

海桐花发山桑熟,细雨春林叫鹁鸪。

(0)

送颂臣之台湾·其五

残垒过南崁,孤城枕北江。

鬼雄多死别,人士半生降。

战气花间堞,夷歌柳外艭。

伤痍犹满目,愁煞倚篷窗。

(0)

有书时事者,为赘其卷端·其一

化碧三年血有痕,当年哀感满乾坤。

鹑维剪后天方醉,无路排云叩九阍。

(0)

瑞轩观芍药再咏·其三

连畦锦绣斗婵娟,游戏花间蝶也仙。

廿四番风都过了,让他独占艳阳天。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