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
买得归耕黄犊,儿辈幸无愁。
相近六龙城下,只在三家村里,结屋小如舟。
倚树览山色,且免赋登楼。看官爵,都不似,醉乡侯。
里翁闲话,便同学士坐瀛洲。
寄语东吴朋友,乘兴能来滆浦,舣棹听渔讴。
无酒不须虑,解我破貂裘。
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
买得归耕黄犊,儿辈幸无愁。
相近六龙城下,只在三家村里,结屋小如舟。
倚树览山色,且免赋登楼。看官爵,都不似,醉乡侯。
里翁闲话,便同学士坐瀛洲。
寄语东吴朋友,乘兴能来滆浦,舣棹听渔讴。
无酒不须虑,解我破貂裘。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作者谢应芳是元末明初时期的文人。从诗句内容来看,它描绘了一位老者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句“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刻画了主人公年迈但精神矍铄的形象,"横秋"一词寓言其坚韧不屈的性格。接下来,他描述了归隐田园的生活,与家人共度宁静时光,"买得归耕黄犊,儿辈幸无愁",表现出他对家庭和睦的满足。
诗人身处"三家村里",房屋简陋却自得其乐,"结屋小如舟"形象地写出其生活的质朴。他选择倚树欣赏山色,避免繁琐的官场事务,"倚树览山色,且免赋登楼",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淡泊。
后半部分,诗人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表达对官场的不屑,"看官爵,都不似,醉乡侯",暗示自己更愿意过醉乡般的自由生活。与邻里闲谈,如同学士般逍遥,"里翁闲话,便同学士坐瀛洲"。他还邀请远方的朋友来此地游玩,"乘兴能来滆浦,舣棹听渔讴",共享田园之乐。
最后,诗人表示无需为酒而忧虑,因为他的朋友们可以分享他的"破貂裘",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简单满足。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东风轻薄。把名园处处,卷地吹落。
怕上高楼,千点愁人,一片花飞减却。
杜鹃促送韶光去,欲驻景、恨无良药。
只凄凉、语燕重来,闯入水晶帘箔。
莫说当年韵事,怅风景不远,春梦如昨。
无处追寻,空对尊前,满眼绿云帘幕。
丝丝纵有垂杨线,系不住,萍飘絮泊。
但沈吟、排日芳醪,移就水边清酌。
已是看春去,鸿爪迷离,意共东皇懒。
唤苦啼鹃,声声空进哀怨。
恁夕阳、燕子归来,只冷落、谁家庭院。
残红满,楼台帘幕,黄昏寻遍。
谁教咫尺如天,远蓦相逢,又愁牵泪溅。
细细宵长,朦胧幽梦难唤。
听隔窗、密雨丝丝,到枕畔、将魂同绾。
镇长见,莫任罡风吹断。
重门深锁,甚厌厌不似,钿车清俊。
应觉聪明无地托,佔我蟫鱼身分。
绮恨黏春,秾愁驻梦,惯泼闲金粉。
才情天厌,劝卿文字休近。
拼得对酒当歌,华年欢遣,郁郁安能忍。
一眺沈吟如我倦,百折芳心难问。
病蟀凄嘘,凉蟾寂照,帘卷西风紧。
也应惊念,友人同此幽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