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
《摸鱼儿》全文
清 / 况周颐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又匆匆、红桑阅尽,天涯无恙芳节。

垂杨几费黄金缕,得似寸肠萦结。芳草歇。

见无数残红、错认啼鹃血。侵寻鬓雪。

怅京洛风尘,沧州身世,容易故人别。

仙山迥,信有玉扃金阙。人寰下望愁绝。

笙歌不破莺花梦,只是潮声呜咽。清怨切。

更谁念、五铢衣薄春寒彻。馀香更爇。

千万捲珠帘,斜阳过也,著意看新月。

(0)
鉴赏

这首词以"匆匆红桑阅尽,天涯无恙芳节"开篇,描绘了时光匆匆流逝,尽管经历了天涯漂泊,但春天依然如期而至。接下来的"垂杨几费黄金缕,得似寸肠萦结",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离情别绪的感慨,仿佛连垂杨都为离别而牵动。

"芳草歇,见无数残红、错认啼鹃血",借景抒情,以凋零的花草和杜鹃啼血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侵寻鬓雪"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年华老去,感叹于京都的风尘和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

进入下片,词人遥想仙山之境,虽遥远而美好,却只能在人间仰望,引发无尽的愁绪。"笙歌不破莺花梦,只是潮声呜咽",以乐声与潮水的哀鸣形成对比,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清怨切"直接表达了深深的哀愁,无人理解这份春寒透骨的孤寂。

结尾处,词人借"馀香更爇"的场景,寓言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千万捲珠帘,斜阳过也,著意看新月",以月升日落的自然循环,寄托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总的来说,况周颐的《摸鱼儿》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词作,通过对时光流转、人生离合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沧桑感怀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况周颐

况周颐
朝代:清   字:夔笙   籍贯:况古   生辰:1859~1926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
猜你喜欢

挽梅泉

昔别苦相忆,笑谈今几同。

馀生缘若限,相厚意何穷。

诗与人元在,忧随疾并空。

到头丝不挂,应解悟庞翁。

(0)

赠子安

有子贤能传众口,今来更见绕床孙。

百年旧德遗型在,几帙残书故意存。

花发难寻少年梦,手谈重返旧京魂。

时危世换知交尽,心爇寒灰喜再温。

(0)

十月八日作

轻别十三年,空悲岁月迁。

苦心资佛力,痴愿共禅天。

未尽馀生责,何由恨海填。

相期无限意,万一到沉泉。

(0)

人日之夜家人皆外出独坐成咏·其二

文章小技尚无成,宏道何由与命争。

书拙固知聊尔耳,诗寒自觉太僧生。

阅人庭树荣还落,转我窗光暗又明。

不羡仙家丹七返,几生修到听松声。

(0)

十四岁除夕有句云「诗成两岁乘除里春在万家欢喜中」先师关季华先生极为叹赏以为他日立朝事业所在也今老矣一无所成感赋一绝

诗成两岁乘除里,春在万家欢喜中。

回首髫年真是梦,雪灯影里一衰翁。

(0)

崇效寺看牡丹并观红杏青松图卷自辛亥后越二十九年复来此寺不胜凄感·其二

遗芳重见廿年迟,凄冷心情只自知。

未惜命酬倾国色,应怜才尽送春诗。

池经凝碧仍弦管,殿入披香乱絮丝。

一世荒嬉成溺笑,何人痴绝望佳期。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