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匆匆、红桑阅尽,天涯无恙芳节。
垂杨几费黄金缕,得似寸肠萦结。芳草歇。
见无数残红、错认啼鹃血。侵寻鬓雪。
怅京洛风尘,沧州身世,容易故人别。
仙山迥,信有玉扃金阙。人寰下望愁绝。
笙歌不破莺花梦,只是潮声呜咽。清怨切。
更谁念、五铢衣薄春寒彻。馀香更爇。
千万捲珠帘,斜阳过也,著意看新月。
又匆匆、红桑阅尽,天涯无恙芳节。
垂杨几费黄金缕,得似寸肠萦结。芳草歇。
见无数残红、错认啼鹃血。侵寻鬓雪。
怅京洛风尘,沧州身世,容易故人别。
仙山迥,信有玉扃金阙。人寰下望愁绝。
笙歌不破莺花梦,只是潮声呜咽。清怨切。
更谁念、五铢衣薄春寒彻。馀香更爇。
千万捲珠帘,斜阳过也,著意看新月。
这首词以"匆匆红桑阅尽,天涯无恙芳节"开篇,描绘了时光匆匆流逝,尽管经历了天涯漂泊,但春天依然如期而至。接下来的"垂杨几费黄金缕,得似寸肠萦结",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离情别绪的感慨,仿佛连垂杨都为离别而牵动。
"芳草歇,见无数残红、错认啼鹃血",借景抒情,以凋零的花草和杜鹃啼血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侵寻鬓雪"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年华老去,感叹于京都的风尘和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
进入下片,词人遥想仙山之境,虽遥远而美好,却只能在人间仰望,引发无尽的愁绪。"笙歌不破莺花梦,只是潮声呜咽",以乐声与潮水的哀鸣形成对比,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清怨切"直接表达了深深的哀愁,无人理解这份春寒透骨的孤寂。
结尾处,词人借"馀香更爇"的场景,寓言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千万捲珠帘,斜阳过也,著意看新月",以月升日落的自然循环,寄托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总的来说,况周颐的《摸鱼儿》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词作,通过对时光流转、人生离合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沧桑感怀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