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报本始,黍稷荐芳馨。
上帝鉴下土,兹坛朝百灵。
瑶阶降甘露,璇霄罗景星。
猗那协音律,于穆想仪刑。
锡福思无疆,四海歌咸宁。
圜丘报本始,黍稷荐芳馨。
上帝鉴下土,兹坛朝百灵。
瑶阶降甘露,璇霄罗景星。
猗那协音律,于穆想仪刑。
锡福思无疆,四海歌咸宁。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场景的庄重与神圣。首先,"圜丘报本始,黍稷荐芳馨",描述了在圆形的祭坛上,人们以黍稷这样的谷物作为祭品,散发出香气,向天地神明表达敬意。接着,"上帝鉴下土,兹坛朝百灵",表达了天地之神对人间的观察与关注,以及在祭坛上聚集百神的景象。
"瑶阶降甘露,璇霄罗景星",瑶阶上降下甘甜的露水,天空中布满了璀璨的星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祥和宁静的氛围。"猗那协音律,于穆想仪刑",通过音乐与仪式的和谐统一,展现了对神灵的敬畏与膜拜之情。
最后,"锡福思无疆,四海歌咸宁",表达了祈求神灵赐予无尽福祉的愿望,希望四海之内都能安宁和谐。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买酒消閒愁,剪刀剪流水。
閒愁不可消,流水无穷已。
悠悠窗下断肠波,总是行人堕泪多。
门外马嘶思远道,小嚬犹唱渭城歌。
歌声未断征鞍发,望断垂杨人影灭。
斜阳照影却归来,两地相望今夜月。
阅人多矣主人翁,离别都归一笑中。
陌上行人终不悟,年年杨柳怨春风。
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
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
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
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
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
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
徐趋自循辙,躁进应覆轨。
行行非我令,柅亦岂吾使。
倦仆困号呼,疲牛苦鞭箠。
紞如五更鼓,相庆得戾止。
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
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