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最钜物,人身实至微。
身焉不自尊,曷以配两仪。
仰惟古圣贤,充实有光辉。
因怜蠢蠢徒,鸟兽安须麋。
天地最钜物,人身实至微。
身焉不自尊,曷以配两仪。
仰惟古圣贤,充实有光辉。
因怜蠢蠢徒,鸟兽安须麋。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诗人首先将“天地最钜物”与“人身实至微”进行对比,强调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渺小地位。接着,通过“身焉不自尊,曷以配两仪”的句子,表达了对人类不应自视甚高,而应谦逊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诗人进一步引用“仰惟古圣贤,充实有光辉”,赞美古代圣贤的智慧与道德光辉,暗示人类应当效仿他们的高尚品质。最后,“因怜蠢蠢徒,鸟兽安须麋”则表达了对芸芸众生的同情,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并无本质区别,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类在自然界中角色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和谐共生、谦逊待人的哲学思考。
峨峨海中山,十二楼五城。
仙人驷玉虬,径上凌紫清。
中道忽回薄,圭符下玉京。
彤幨曜白日,锦舆上头行。
扶桑揽余辔,缓步宽作程。
世间行己地,端亦胜蓬瀛。
谁乎低著身,哑咤闻新莺。
何如携令名,归以见母兄。
用世无小大,千里亦民氓。
少施五裤手,伫录屏风名。
天马流行泽上坤,玉龙飞洒水边村。
扶持农扈培邦本,排荡阴机立岁元。
遍地诗材供墨客,通宵酒令属侯门。
却怜赤子无衣褐,仰面苍苍叹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