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钱筠甫三首·其一》
《别钱筠甫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倦客无眠听晓钟,五更蜡烛泪消红。

城西古寺来何处,今日分携独向东。

(0)
翻译
疲倦的旅人深夜未眠,只听见破晓的钟声悠扬。
五更时分,蜡烛燃烧殆尽,只剩残红映照夜色。
注释
倦客:形容疲惫的旅人。
晓钟:清晨的钟声。
蜡烛泪:比喻蜡烛燃烧的油滴。
消红:指蜡烛油滴烧尽,只剩下红色的烛芯。
城西古寺:位于城西的老寺庙。
何处:从何而来,此处表示不知来源。
今日:今天。
分携:分别携带行囊,即将离去。
独向东:独自一人向东而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深夜无眠、心绪万千的情怀。

"倦客无眠听晓钟"一句,设定了诗人的情境:一个疲惫不堪的旅者,在清晨的钟声中无法入睡。这里的“倦客”二字传递出一种身心俱疲、漂泊异乡的情感,而“无眠听晓钟”则描绘出了夜深人静时分,唯有钟声伴随着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五更蜡烛泪消红"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古代以更为计时,一夜分为五个时段,即“五更”。这里诗人用“五更”来形容漫长的夜晚,而“蜡烛泪消红”则是对夜不能寐、泪水涟涟的生动写照。蜡烛在燃烧中逐渐融化,似诗人的泪水无声地流淌。

"城西古寺来何处"一句,引出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与追寻。在这静谧而神秘的地方,他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寄托或者是某种精神上的慰藉。这里的“城西古寺”不仅是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更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避难所。

"今日分携独向东"则表达了诗人与亲友告别,独自踏上前往东方旅程的情景。在这离别之际,他的心情复杂且充满无限哀愁。东方不仅是地理方向,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古寺以及离别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是一曲豪迈而又细腻的生命之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秋庄

九月江城下早霜,纷纷红叶满秋庄。

雁鸿远度冲寒色,鸟雀争鸣乱夕阳。

饭以山田粳粒白,盘兼沙砾蟹螯黄。

暂时消受怜风景,便欲行歌学楚狂。

(0)

一松

不随桃李堕芜莱,五百年长亦壮哉。

闻道未央兴土木,寒流石上有人来。

(0)

游金粟寺

金粟峰头纵远观,山林不动万松寒。

飞厓泻碧雨初歇,古涧流红春欲阑。

佛地移来龙窟小,僧房高借鹤巢宽。

飘然便觉离尘土,一笑天风振羽翰。

(0)

送外

已识风尘苦,经春又别离。

钓船迎水去,无处不牵丝。

(0)

苹川十咏·其八环秀断虹

三券好舆梁,雄哉壮两乡。

夕阳横秀水,晓市径斜塘。

马识归程误,虹馀断影长。

仙人新架木,聊免涉褰裳。

(0)

柏梁台

好句长篇乐唱酬,宏开风化集名流。

已看雅乐河间献,忽信神舟海上浮。

玉露暗擎仙掌晓,白云低压泰山秋。

西池宴罢归来晚,青鸟如今尚至否。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