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岸儿童看客过,人烟近处放牛多。
万株漫自栽桑柘,一缕何曾织绮罗。
立岸儿童看客过,人烟近处放牛多。
万株漫自栽桑柘,一缕何曾织绮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立岸儿童看客过,人烟近处放牛多",这里通过孩童们站在岸边观望来往行人和附近有人放牧牛的情景,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乡村画面。
接着的"万株漫自栽桑柘,一缕何曾织绮罗"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里的“万株”形容桑树和柘树繁多而随意生长,没有特定的目的或用途,体现了自然无为的美好。而“一缕何曾织绮罗”则是说诗人从未有过精心编织华丽锦绣的经历,暗示着诗人的生活简单,不追求奢侈与浮华。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和情境,展示了一个宁静、自然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以及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清净与淡泊。
中年到也,叹封侯、骨相奇零如此。
热血一腔何处洒。日饮亡何而已。
落水三公,坠车仆射,早冷人间齿。先生休矣!
虽佳何与人事。
可惜浊酒牢骚,短衣历落,又是东风起。
百岁胸怀行不得,寂寂虚生斯世。
动业羊头,文章牛后,短尽英雄气。
古今邱貉,一编且对青史。
可怜见、纤腰新柳。一度春来,一番消瘦。
拂面风微,眉儿不展眼儿溜。
桃花轻薄,料知道、侬心有。
客舍别离难,愿更尽、灞橘杯酒。去后。
望征尘渐远,犹把长条在手。
青青一树,将愁绪、向谁分剖。
怎禁得、隔叶黄鹂,掉簧舌、也都成偶。
问飞絮魂灵,能向梦中来否。
被岸茫茫,渺空阔、中流一叶。
送君者、自崖而返,浪花如雪。
心地本安休断臂,脚根不稳争饶舌。
托微波、泛泛此身轻,无家别。浮沤念,起复灭。
涅槃路,直且捷。向澄圆觉海,远离一切。
无住亦非心境界,有情须作真豪杰。
懔荧荧、碧眼照乾坤,超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