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挽甸丞从兄》
《金缕曲.挽甸丞从兄》全文
清 / 金兆蕃   形式: 词

君死元非死。恨临分、不容诀别,我来迟矣。

斜日在林人竟去,空有丛残文字。

盈老屋、数閒而已。

成佛生天无凭据,定千秋、位业今朝始。

君不见,晋徵士。晚工诗似高常侍。

读丹经、大还九转,伐毛洗髓。

密谛玄谈吾不解,但见楼台弹指。

更幻作、烟峦凌纸。

后世悠悠谁知者,料流传、未必如君意。

宫锦色,太羹味。

(0)
鉴赏

这首挽歌《金缕曲·挽甸丞从兄》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君死元非死”,开篇即以悲痛之情,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接着,“恨临分、不容诀别,我来迟矣”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因未能及时与逝者告别而产生的遗憾和自责。日落林间,人已散去,仅留文字与回忆,这不仅是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也是对其精神世界的寄托。

“盈老屋、数閒而已”描绘了逝者居所的简朴,暗示其生活淡泊,不求奢华。成佛生天虽是美好愿望,却无确凿证据,这句表达了对逝者能否超脱尘世的不确定感。晋徵士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在文学上的造诣,如同高常侍般晚年的诗作,彰显其艺术成就。

“读丹经、大还九转,伐毛洗髓”则借用了道家修炼的术语,象征逝者追求精神升华的过程。密谛玄谈虽难以理解,但楼台弹指间,似乎能感受到其精神世界的宁静与超然。幻化为烟峦凌纸,既是对逝者形象的想象,也是对其精神永恒的寄托。

最后,“后世悠悠谁知者,料流传、未必如君意”表达了对逝者作品命运的忧虑,担心其精神遗产可能无法被后人完全理解和传承。然而,“宫锦色,太羹味”则以比喻手法,赞美逝者作品如同华美的宫锦和醇厚的太羹,不仅色彩鲜艳,味道鲜美,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思了艺术与精神遗产在时间长河中的命运,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金兆蕃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元量贶诗

野性由来不受羁,可堪风雨断追随。

卜邻有素须归隐,会面无多更话离。

拜我低头要晚岁,仗公取水记当时。

魏城邂逅犹惆怅,秋雁横分奈土思。

(0)

试院作

身入儒宫作抱关,不妨文史暂偷闲。

秋阳皦皦天新雨,晚吹骚骚木落山。

士子便应矜两监,吾侪未合老三间。

孝廉同岁真同道,对幕哦诗断往还。

(0)

望法华山怀慈上人

我无适俗姿,发兴在林嶂。

前身一义堕,好山输百丈。

永怀住山人,败毳裹龙象。

频驱尘外轸,径抵云雨上。

道人初怪问,斗绝何从访。

师居不难寻,天壁愕异状。

风烟自萧散,草木更森长。

道人聊复尔,仁者作是想。

重来傍岑翳,眼净人亦王。

虎溪虽不过,鹫岭聊得望。

遥知师冁然,跛跛又安往。

(0)

和李达之庚寅秋雨三首·其三

邻僧雨不出,粥饭听钟鱼。

事与吾辈异,一身易赢馀。

而我千指家,食此半编书。

饥驱欲何之,投瓜望琼琚。

侧闻州祷晴,早愿光景舒。

祠官莫惮烦,沾湿秪台舆。

(0)

次韵山谷寄贺铸·其二

淮海维扬万人杰,松吟宰上不能杯。

虽无横州过秦论,犹有清歌慰九回。

(0)

游云居四首·其四

冉冉山云低度墙,涓涓流水响长廊。

不缘抱病关鬲冷,早赋式微缘底忙。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