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法华山怀慈上人》
《望法华山怀慈上人》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古风

我无适俗姿,发兴在林嶂。

前身一义堕,好山输百丈。

永怀住山人,败毳裹龙象。

频驱尘外轸,径抵云雨上。

道人初怪问,斗绝何从访。

师居不难寻,天壁愕异状。

风烟自萧散,草木更森长。

道人聊复尔,仁者作是想。

重来傍岑翳,眼净人亦王。

虎溪虽不过,鹫岭聊得望。

遥知师冁然,跛跛又安往。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望法华山怀慈上人》,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我无适俗姿,发兴在林嶂”表达了诗人不适应世俗生活,心灵向往于山林之间的自由与宁静。接着,“前身一义堕,好山输百丈”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前生投入山林的灵性,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高山的崇敬之情。

“永怀住山人,败毳裹龙象”描绘了诗人对住在山中修行者的怀念,用“败毳裹龙象”形象地表现了僧侣简朴的生活状态和与世隔绝的修行环境。

“频驱尘外轸,径抵云雨上”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向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

“道人初怪问,斗绝何从访”写出了诗人初次探访山中道人时的惊讶与好奇,同时也表达了对道人所在之地的神秘感。

“师居不难寻,天壁愕异状”描述了道人居住处的壮观景象,暗示了山中道人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风烟自萧散,草木更森长”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幽静谧的氛围。

“道人聊复尔,仁者作是想”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仁爱与平和。

最后,“重来傍岑翳,眼净人亦王”意味着诗人再次来到山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成为了山林之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虎溪虽不过,鹫岭聊得望”以虎溪和鹫岭为象征,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亲临这些名山大川,但心中依然充满对它们的向往和敬仰。

“遥知师冁然,跛跛又安往”则是诗人对友人慈上人的思念与祝福,希望他能保持内心的欢愉和平静,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得蔡深源信

左右图书一小轩,闭门谢客蔡深源。

别来三岁喜无恙,老去百怀谁与言。

神鱼不肯贪香铒,天马难令驾短辕。

苦忆当年常款曲,茆檐软语负朝暄。

(0)

北轩敧枕

苦无勤瘁补台纲,西院西头冷峭房。

今日铃斋一敧枕,清风不敢傲羲皇。

(0)

阴陵

龙虎相驱逐,干戈事战争。

千重汉围合,一夜楚歌声。

凄凉七十战,散漫八千兵。

失道欺田父,穷途遇灌婴。

天亡终不悟,览古亦伤情。

(0)

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

车螯与月蛤,寄自海陵郡。

谓我抱馀醒,江都多美酝。

老来饮不满,一醉已关分。

甘鲜虽所嗜,易饫亦莫问。

娇女巧收壳,燕脂合眉晕。

贫奁无金玉,狼藉生恚忿。妻孥喜食之,婢妾困扫?。

行当至京华,耳目饱尘坌。

此味爽口难,书为厌者训。

(0)

徐元舆见邀与诸君同游至峰山溪上作

春霁重行行,行行在墟里。

摅怀厌楼观,寓兴欣山水。

断壁翠连云,寒流清见底。

主人开绿樽,下马临芳芷。

澄溜泻湾漘,跳波生石齿。

园林始弄萼,皋垄时鸣雉。

谈谑忘机心,笑言惊俗耳。

旷哉兹日游,何羡稽山美。

(0)

送韩仲文奉使

往使匈奴国,持节岂辞遥。

朔北正苦寒,风汝与雪飘。

燕山何处是,汉铭应已销。

前车渡冰河,后骑鸣金镳。

行行至穹庐,尊我不敢嚣。

玉爵亲献酬,名裘进狐貂。

礼成复命日,菀抑舒杨条。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