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泗上·其一》
《泗上·其一》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淮口平沙涨,樯乌向日斜。

微云变苍狗,轻浪蹙浮花。

风劲回飞雁,林喧集暝鸦。

河流应未闭,迟我到京华。

(0)
注释
淮口:淮河的入海口。
樯乌:船上的乌鸦。
苍狗:比喻快速移动的云层,形状像狗。
暝鸦:傍晚时分的乌鸦。
京华:京城,这里指首都。
翻译
淮河口的沙滩上涨潮了,船上的乌鸦面向太阳倾斜着翅膀。
淡淡的云彩像快速变幻的苍狗,轻轻的波浪推动着水面上的浮花摇曳。
强劲的风吹过,使归雁纷纷折返,树林中乌鸦聚集在黄昏时分。
我想河流此时还未结冰封闭,阻碍我前往繁华的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秋日行旅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旅行中的无奈。

"淮口平沙涨,樯乌向日斜",开篇便以广阔的视野展现眼前的景象。"淮口"指的是淮河入江之处,这里用来作为地理标志,界定诗人所在的位置。"平沙"表明这里是开阔的沙滩,而"涨"则暗示水位上升,可能是在秋天水量增多的自然现象。接着是"樯乌向日斜",描绘了夕阳下的乌鸦飞向斜阳,这不仅是景色描写,也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

"微云变苍狗,轻浪蹙浮花"中的"微云"给人以淡雅之感,而"变苍狗"则可能指的是云彩变化成奇异的形状,增添了一丝神秘感。紧接着是"轻浪",形容水波不大,却能使"浮花"随波摇曳,这里所谓的"花"很可能并非实指,而是对水面光影变化的一种美丽比喻。

下两句"风劲回飞雁,林喧集暝鸦"更增添了一份秋意浓郁。"风劲"显示了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变冷,而"回飞雁"则可能是对大群迁徙之鸟的一种描绘,表明秋高气爽,正是鸿鹄南飞的时候。"林喧集暝鸦"中,"林喧"指的是树林中的声音,而"集暝鸦"则意味着夜幕降临时,乌鸦归巢的景象。

最后两句"河流应未闭,迟我到京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对远离家乡的渴望。这里的"河流未闭"可能是说河道尚可通行,但诗人的情感却显得有些急迫和无奈。"迟我到京华"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希望尽快到达京城的心愿,表露了对归乡之路的不耐和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色彩的好诗。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戏题堂前梅

健步移来知未久,危根犹用小栏遮。

似能向我怜幽独,旋放南梢一两花。

(0)

续潘探花捣衣曲

白石砧,秋沉沉。

家家捣衣灯下补,惟有妾家心最苦。

妾初嫁来能几时,良人从军今不归。

去时杨花未飞絮,欲着春衫裁白苧。

秋来暑尽白苧寒,远征未必便可还。

宫裘止是赐上将,良人犹在行伍间。

捣衣捣衣寄将去,闻道分兵又西戍。

茫茫莎草生寒尘,沙场不见愁杀人。

堂前阿姑老,得君早归好。

捣衣捣衣空断魂,因□上有双泪痕。

边功未成君着力,妾身孤单君莫忆。

(0)

吉州寓舍

处世例营营,好山长自青。

鹊毛秋净洁,鸽影夜竛竮。

无客谈时事,听人讲佛经。

虽然非所好,亦足尉飘零。

(0)

寒食日经秀上人房

花时懒看花,来访野僧家。

劳师击新火,劝我雨前茶。

(0)

访淩峰贤上人

步入淩峰阁,寻师师未归。

凭栏寂无语,唯见白云飞。

(0)

送周思道再知汉州三首·其一

千山行尽见平川,鸡犬相闻俗晏然。

父老共知仁圣意,十年重借使君贤。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