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殊院避暑》
《文殊院避暑》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

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shūyuànshǔ
táng / qún

chìhuángāimǎnshìjiānsōngshēngěrxīnxián

yuànxúnbǎixiānrénshìqīngliángzhùxuěshān

注释
赤日:烈日。
黄埃:尘土。
满世间:充满世界。
松声:松涛声。
入耳:进入耳朵。
即心闲:让人心境宁静。
愿寻:渴望追随。
五百仙人:五百位仙人。
去:离去。
一世:一生。
清凉:清凉的生活。
住:度过。
雪山:雪山。
翻译
烈日下尘土飞扬充满世界,松涛声入耳便让人心境宁静。
我渴望追随五百位仙人离去,在雪山中度过一生清凉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避暑的诗意画面,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和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凉环境的向往以及心灵的宁静。

“赤日黄埃满世间”,这是夏季最为炎热时分的景象,红色的太阳高悬,地面上尘土飞扬,让人感到炙热和烦躁。然而,这种热浪中的不适并没有影响诗人的心境,因为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之所。

“松声入耳即心闲”,这里的松声是自然界最为清新悦耳的声音,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与和谐。只要松声一进入耳畔,诗人的心灵就立刻获得了安宁,这显示了自然之声对于调节情绪、净化心灵的力量。

“愿寻五百仙人去”,这是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找到那些已达仙境的人,他们或许居住在世间难以触及的地方。在这里,五百这个数字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数量众多,形容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无限向往。

“一世清凉住雪山”,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终生居住于清凉之地的愿望。雪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精神寄托。在雪山中,时间似乎停滞,一切烦恼都随着山风远去,这是一种对于永恒宁静生活的憧憬。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对比热与凉、尘世与仙境的对照,展现了自己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优美,透露出淡远超脱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香烟·其七

香毬不减橘团圆,橘气毬香总可怜。

虮虱窠窠逃热瘴,烟云夜夜辊寒毡。

兰消蕙歇东方白,炷插针牢北斗旋。

一粒马牙聊我辈,万金龙脑付婵娟。

(0)

化城寺

方引主人辖,转为山寺嬉。

门深当水尽,路曲入松移。

破铎摇檐鸽,寒萍蔽沼龟。

过溪无虎啸,枉送远禅师。

(0)

元夕之辰偕友人集九里之天瓦寒泉二庵各赋

寻常难淡泊,况复值兹辰。

山水留吾辈,灯花媚别人。

言归城市去,似别武陵春。

一路梅花水,今年弄月新。

(0)

赋得芹芽

青春曲水湄,芹吐小芽滋。

在野未堪摘,献君知几时。

暖风来燕子,寒食伴棠梨。

一夜休教老,留尖煮鲙丝。

(0)

郑本白兔

噫吁嘻,虾蟆无翼,能载羿妻。宋鹊之捷,宁不能飞。

人言日广千里,月亦如之。

七为楼台三为坻,吴罡斫桂不得睡,帝命牵犬而猎之。

娄金之宿,徒有光芒。赵简之翟,既以赠将。

罡兮持手不得猎,下呼鹊也腾苍苍。

玉兔告蟆,蟆不得庇。宋鹊上天,玉兔下地。

(0)

送章蒲圻之官

倾盖语日斜,肉风吹两窍。

惜哉越鸡翰,遇鹄不能抱。

眷言激奖私,忽驾就远道。

尚矣漆园心,为吏不敢傲。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