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长青瘴色低。
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啼。
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长青瘴色低。
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疆地区的荒凉与苛酷,以及战俘的悲惨命运。"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长青瘴色低"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营造出一种阴森、危险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人的情感和境遇的艰难与凄凉。"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啼"则表达了战俘在被俘虏的情况下,连悲泣的权利都被剥夺,只能强忍悲伤,甚至连哀号的动物也会引起他们的羡慕。诗中流露出对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暴行的无声谴责。
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和形象,传达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展现了作者对边疆战乱、民族冲突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痛饮追河朔,击筑喜同游。
坐爱黄骢年少,腰下解吴钩。
跃马风鬃雾鬣,燃烛哀丝急管,大醉酒垆头。
今夜应欢此,无奈理征裘。玉山倒,铁笛叫,珀光浮。
狗屠一半逢场,齐愿筑糟丘。
顾曲周郎将去,作赋陈思喜至,衣马盛长楸。
衮衮群公在,我独咏归休。
亭亭高明家,廓然似吾庐。
吾庐夫何如,天下之广居。
入门对两生,无乃游杨欤。
闻有立雪贤,雪深三尺馀。
伊川不可作,举世无师儒。
两生侍立门,又如濂溪徒。
闻有吟卉姿,清风满八区。
世无无极翁,谁传太极乎。
太极在予心,风雪皆真吾。
妆之还灵府,请君卷此图。
长乐渡边,秦淮水畔,莫愁艇子曾携。
一曲西河,尊前往事依稀。
浮萍绿涨前溪遍,问六朝、遗迹都迷。映玻璃。
白下城南,武定桥西。
行人共说风光好,爱沙边鸥梦,雨后莺啼。
投老方回,练裙十幅谁题。
相思子夜春还夏,到欢闻、先已凄凄。更休提。
烟外斜阳,柳外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