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微天际头,转觉波间浮。
柳色娇平岸,沙痕白浅洲。
暴阳禽对对,展翅乐悠悠。
趁此春光好,载晴度客舟。
熹微天际头,转觉波间浮。
柳色娇平岸,沙痕白浅洲。
暴阳禽对对,展翅乐悠悠。
趁此春光好,载晴度客舟。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机勃勃的场景。
首句“熹微天际头,转觉波间浮”,描绘了清晨时分,天边微光初现,仿佛是天际的一抹曙光,渐渐照亮了水面,使得波浪也似乎在浮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接着,“柳色娇平岸,沙痕白浅洲”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雨后柳树嫩绿的色彩与岸边的沙洲上留下的白色痕迹,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在雨水洗礼后的清新与美丽。
“暴阳禽对对,展翅乐悠悠”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阳光突然变得强烈,一群鸟儿在空中翱翔,它们展开翅膀,享受着自由与快乐,表达了生命的活力与喜悦。
最后,“趁此春光好,载晴度客舟”则点明了诗人的感慨与期待,希望趁着这美好的春日时光,乘着晴朗的天气,度过一条条客舟,或许是在表达对未来的憧憬,或是对旅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死生事紧,悬甚儿孙。怡然跳出家门。
物外逍遥,住个无事闲轩。
常常澄心绝虑,便名为、捉马擒猿。
尘念断,觉惺惺洒洒,自悟玄言。
至妙精微去处,在风邻月伴,两脚云根。
寂静方知洞里,别是乾坤。
性命岂由天地,这灵明、返本还元。
归蓬岛,更无生无灭常存。
落魄闲人,逍遥懒汉,的端酷厌荣华。
性耽火院,不会养浑家。
万种尘缘拂尽,仗心闲、炉养丹砂。
松峰下,水边石畔,遣兴饮流霞。
一灵常皎洁,优游恬淡,真乐无涯。
论比之明月,月有云遮。
若比孤云自在,风飘荡、牢落堪嗟。
予亲遇,得超彼岸,快活更无加。
扑粉施朱,画眉补鬓,巧言令色柔和。
暗藏机狡,名唤夜叉婆。
面善心乖性恶,纤纤指、鹰爪无过。
夸体段,取人性命,入夜骋偻儸。
遇师方省觉,要逃业障,须避冤魔。
纵水云游历,远离巢窝。
急急完全神气,累功行、岂敢蹉跎。
酬心愿,劝人修炼,功到洞仙歌。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