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今日寒,细雨湿青嶂。
微江水渌波,大石牵舟上。
岸菊犹未芳,山木先后黄。
满滩圆石净,两岸鸣寒螀。
回舟暮色集,飒飒雨声急。
爱此云林幽,未信衣巾湿。
初为山水游,藉以驱离忧。
及此赏心尽,翻兹羁客愁。
来归向蓬茅,树黑风萧萧。
背壁青灯暗,山空夜寂寥。
西风今日寒,细雨湿青嶂。
微江水渌波,大石牵舟上。
岸菊犹未芳,山木先后黄。
满滩圆石净,两岸鸣寒螀。
回舟暮色集,飒飒雨声急。
爱此云林幽,未信衣巾湿。
初为山水游,藉以驱离忧。
及此赏心尽,翻兹羁客愁。
来归向蓬茅,树黑风萧萧。
背壁青灯暗,山空夜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船的画面,充满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心中的忧愁。
"西风今日寒,细雨湿青嶂"两句,设置了一种凉爽而又带着些许寒意的秋日氛围。细雨打湿了山峦,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微江水渌波,大石牵舟上"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江水平缓、波澜不惊的景象,同时大石牵引着舟船,这种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透露出一种力量对比的美感。
接着,诗人写道:"岸菊犹未芳,山木先后黄"。这里描绘了一幅秋色渐浓的景象,菊花尚未盛放,而山林中的树木则已呈现出金黄色的变化,这是对季节变迁的一种细腻感受。
"满滩圆石净,两岸鸣寒螀"这两句,则让人联想到江水清澈见底,圆润的石头在水中静静躺着,而两岸的蛐蛐则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的秋景图。
"回舟暮色集,飒飒雨声急"这两句,诗人开始归舟,暮色渐浓,同时细雨加速,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郁和急促感。
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山林幽深之处的喜爱:"爱此云林幽,未信衣巾湿"。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有对现实中的不舍与依恋的情感流露。
"初为山水游,藉以驱离忧"这两句,则让人感受到诗人通过山水之旅来排解心中忧愁的意图。山水游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疗愈,也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向往。
最后,"及此赏心尽,翻兹羁客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次旅行中的满足与欢乐,但同时也有一种羁旅之愁的复苏。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出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
结尾的"来归向蓬茅,树黑风萧萧。背壁青灯暗,山空夜寂寥"四句,则描绘了一幅归家的画面。归途中,夜色已浓,风声在耳边萧萧作响,而室内的灯光则显得格外黯淡。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感受到了山野的静谧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商山驿路几经过,未到仙娥见谢娥。
红锦机头抛皓腕,绿云鬟下送横波。
佯嗔阿母留宾客,暗为王孙换绮罗。
碧涧门前一条水,岂知平地有天河。
江中春雨波浪肥,石上野花枝叶瘦。
枝低波高如有情,浪去枝留如力斗。
绿刺红房战袅时,吴娃越艳醺酣后。
且将浊酒伴清吟,酒逸吟狂轻宇宙。
上客佩双剑,东城喜再游。
旧从张博望,新事郑长秋。
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知君不久住,汉将扫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