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
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
祇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
爱之欲忘反,但苦世俗牵。
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
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
祇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
爱之欲忘反,但苦世俗牵。
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黄州》,描绘了他在黄州山中所见的冬日景象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南山一尺雪”展现了雪后南山的洁白景色,次句“雪尽山苍然”则写出雪融化后山色的苍翠。诗人通过“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暗示山谷深处温暖如春,梅花盛开,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画面。
“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他选择在山前停车,想要远离尘嚣。接下来的“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描绘了诗人与村民共游山林,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则写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想象在松荫下和奇石上休息的情景。
“祇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鸟鸣和泉水声音的喜爱,以及想要以琴声记录这幽静山水的愿望。然而,“爱之欲忘反,但苦世俗牵”又揭示出诗人虽然热爱山林,但仍被世俗事务所牵绊的无奈。
最后两句“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以归途中的感受作结,诗人意识到远离尘世的快乐,但现实中的责任使他不得不返回,只能在明月高峰的意境中回味这份遥远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州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感慨,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