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州》
《黄州》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

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

祇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

爱之欲忘反,但苦世俗牵。

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黄州》,描绘了他在黄州山中所见的冬日景象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南山一尺雪”展现了雪后南山的洁白景色,次句“雪尽山苍然”则写出雪融化后山色的苍翠。诗人通过“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暗示山谷深处温暖如春,梅花盛开,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画面。

“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他选择在山前停车,想要远离尘嚣。接下来的“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描绘了诗人与村民共游山林,享受宁静生活的场景。“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则写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想象在松荫下和奇石上休息的情景。

“祇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鸟鸣和泉水声音的喜爱,以及想要以琴声记录这幽静山水的愿望。然而,“爱之欲忘反,但苦世俗牵”又揭示出诗人虽然热爱山林,但仍被世俗事务所牵绊的无奈。

最后两句“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以归途中的感受作结,诗人意识到远离尘世的快乐,但现实中的责任使他不得不返回,只能在明月高峰的意境中回味这份遥远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州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感慨,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咏林氏节妇

一死丘山重,三纲世道存。

谁能三境界,别立一乾坤。

魄化韩凭树,身从焦仲坟。

山根土花碧,长护啖时痕。

(0)

挽光禄李署正扈驾北狩死节

土木堆前日色黄,龙旗猎猎狩沙场。

从容节义生前定,磊落声名死后香。

遗恨千年随衮冕,故乡万里葬衣裳。

宗盟地下谁相见,惟有南朝李侍郎。

(0)

即事

韩彭不见几,范张归计早。

问我基生涯,耕读村居好。

(0)

忆古成之

三策当年动冕旒,先生钟秀出罗浮。

文章天下联星象,忠孝人间迈等俦。

白骨一函今在否,清诗千首永芳流。

功成欲效留侯去,未必翻然物外游。

(0)

阙题

处处丛林似力成,天然飞寺依云屏。

曾闻猿化留题壁,知有龙来听讲经。

一水静涵僧眼碧,数峰高耸佛头青。

顾余自是耽幽者,对景长吟酒半醒。

(0)

象山古刹

高高突起如苍玉,万古名高更幽独。

不向金门驾玉舆,却作青山卧乡曲。

昔谈不二法门中,鳌更劫换毗耶空。

借问禅僧何处去,长鲸捲浪翻秋风。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