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吕同声我尔身,文章君是一伶伦。
众推贾谊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
次韵千言曾报荅,直词三道共经纶。
元诗駮杂真难辨,白朴流传用转新。
蔡女图书虽在口,于公门户岂生尘。
商瞿未老犹希冀,莫把籯金便付人。
律吕同声我尔身,文章君是一伶伦。
众推贾谊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
次韵千言曾报荅,直词三道共经纶。
元诗駮杂真难辨,白朴流传用转新。
蔡女图书虽在口,于公门户岂生尘。
商瞿未老犹希冀,莫把籯金便付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感。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文章如泉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与自信。
“律吕同声我尔身,文章君是一伶伦。”这一句通过将个人的声音比喻为法律(律)和音乐(吕)的统一节奏,以及将文章比喻为君子的一种品德,表达了对才华的极高评价。
“众推贾谊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这里通过历史上的贾谊被推崇为才子的例子,以及相如被皇帝喜爱而成为侍臣的事实,强调了文学才华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次韵千言曾报荅,直词三道共经纶。”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和追求。通过“次韵”一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文学的尊重与继承,同时“直词”则体现了诗人的真诚和坦率。
“元诗駮杂真难辨,白朴流传用转新。”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诗歌的复杂性和难以评判性的认识,以及对文学创作不断更新的追求。
“蔡女图书虽在口,于公门户岂生尘。”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文学作品的传承和永恒不朽,即使是口头相传的故事,也能保持其价值而不会被时间所遗忘。
最后,“商瞿未老犹希冀,莫把籯金便付人。”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文学创作的期待和希望,以及对于才华不应轻易交给他人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元稹在文学上的成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们对于才华、文学创作以及传承的深刻认识。
云中太守何翩翩,归来但扫落花眠。
落花坛临孟津口,白岸苍波称钓叟。
门前车马又纷纷,此翁惟视南天云。
云里高台已如扫,风前冶苑徒空闻。
空闻金埒随山溜,复道丰阡成野堠。
已令饥鹤调中悲,不放斯獒草头走。
洛中胜事先自知,塞上风烟那复为。
冷泉浇竹离披长,听与檀郎写《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