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一纸达幽都,饿鬼如烟夹道呼。
试问灵軿来鬼母,车中曾载活人无?
招魂一纸达幽都,饿鬼如烟夹道呼。
试问灵軿来鬼母,车中曾载活人无?
这首诗名为《到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其七)》,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陈肇兴。诗的内容以招魂的方式描绘了一幅阴间的景象,通过纸上的召唤传达至幽都,形象地写出饿鬼众多,如同烟雾般围绕道路,哀号求救。诗人进一步发问,询问那些前来超度的灵车是否曾载过活人,暗示了生死轮回的哲理,表达了对生者对死者的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以鬼魂的视角,展现了生死之间的界限与人间的温情,具有一定的象征和寓言性质,体现了作者对世间苦难的同情以及对灵魂救赎的深沉关注。
屑霜飞空木叶脱,长河波光碧玉滑。
江南仙客厌尘埃,归梦寥寥向吴越。
故溪时到春未还,正是梅花弄香雪。
太湖寺下吟新诗,姑苏台边醉寒月。
江橙甘熟霜夜酣,吴酬香醇冻醅拨。
辽东归鹤悲是非,钟阜晓猿惊契阔。
嗟予不得从之行,兀若孤鹰叹韝绁。
东南山水游子多,航深屐险无时绝。
去非贾道百不一,寂无风咏十常八。
君提吟笔寻乡邦,词源浩若天潢决。
形容物象空鳌峰,搜摛秘怪穷禹穴。
人生难足惟胜游,意适何劳计穷达。
峥嵘岁律南浦寒,早晚归艎橹声轧。
不独孤陋勤所思,双白应须念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