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严介溪相公见示戊午纪年诗次韵四首奉赠·其三》
《严介溪相公见示戊午纪年诗次韵四首奉赠·其三》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老臣丰度自凝然,夷使趍朝竦望年。

帝札不名多署字,岁星应象或称仙。

膝前款语惊忘食,禁里乘舆讶上天。

知公不忍庖厨意,九野春回是寸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臣与夷使在朝廷相见的场景,展现了明朝时期外交与宫廷生活的风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老臣的威严与风度,以及夷使对朝见的敬畏之情。

首句“老臣丰度自凝然”,开篇即点出老臣的气度非凡,他的仪态从容不迫,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稳重的气质。接着,“夷使趍朝竦望年”描绘了夷使在朝见时的恭敬态度,他们迅速前往朝见,眼中满是对皇权的敬畏和对年岁的期待,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物的礼仪与心态。

“帝札不名多署字,岁星应象或称仙”两句,通过描述皇帝的诏书不直接称呼对方姓名,而是以岁星(古代天文学中的概念,象征着时间与变化)来暗示,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神秘,也暗含了对被召见者的尊敬与礼遇。这里巧妙地将天文学与政治礼仪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

“膝前款语惊忘食,禁里乘舆讶上天”则进一步描绘了老臣与夷使交谈的情景。在老臣亲切而深入的对话中,夷使竟然忘记了进食,这不仅表现了对话内容的吸引人,也侧面反映了老臣的智慧与魅力。同时,将皇宫内的场景比作“上天”,形象地表达了对皇帝及其权力的崇敬。

最后,“知公不忍庖厨意,九野春回是寸田”两句,通过老臣对烹饪的不忍心,引申出对民生的关怀,体现了他作为大臣的仁德之心。同时,将国家的广袤土地比作“九野”,春回大地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寸田”则强调了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性,寓意着对农业基础的重视。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明朝宫廷外交的庄重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注,是一首兼具历史价值与人文情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潇湘神·湘水流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0)

踏歌词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0)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0)

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0)

杂歌谣辞·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华表千年鹤一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0)

堤上行三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