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祖帐曙烟微,片席乘流鸟共飞。
曲岸马嘶风袅袅,短亭人散柳依依。
灞陵目断犹回望,楚水魂销为送归。
祇自河梁传怨曲,洛尘千古化征衣。
青门祖帐曙烟微,片席乘流鸟共飞。
曲岸马嘶风袅袅,短亭人散柳依依。
灞陵目断犹回望,楚水魂销为送归。
祇自河梁传怨曲,洛尘千古化征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感伤和怀念之情。
“青门祖帐曙烟微”一句,设置了清晨送别的场景。青门通常指的是城门或官舍的大门,祖帐是古代官舍的正房,曙光初照,烟雾迷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氛围。
“片席乘流鸟共飞”中的“片席”指的是简单的坐具或船上用于休息的地方,“乘流”则意味着随波逐流,“鸟共飞”则是自然界中送别的一景,增添了一份自由和遥不可及的意象。
“曲岸马嘶风袅袅”描绘了曲折的河岸边,马儿在清晨的微风中发出哀鸣声,显得特别凄凉。"短亭人散柳依依"则是送别时人们聚集的短暂亭阁已经空寂,只剩下随风摇曳的垂柳,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情感。
“灞陵目断犹回望”中的“灞陵”是一处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远眺不见客人的身影,但心中还在向往和怀念。"楚水魂销为送归"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去之人的深情,仿佛灵魂也随着那流水而逝去。
“祇自河梁传怨曲”一句中的“祇”是古代乐器,此处可能指的是某种声音或旋律,“河梁”则是送别的地点,“怨曲”则是对离别之情的抒发,通过音乐来表达无法言说的哀愁。
最后,“洛尘千古化征衣”一句中的“洛尘”指的是古都洛阳的尘土,"千古"意味着长久的岁月,而“化征衣”则是将往事化作尘埃,如同换了一件旧衣,暗示了时间流逝和往事如烟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巧妙运用,不仅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还反映出古人对于友情、乡愁以及对过往记忆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