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享先坟已致诚,却严轩从指东茔。
鸿惊去旆参差起,马避柔桑诘曲行。
农寓兵来闲即教,牛无休日旱犹耕。
病翁寡术苏疲瘵,徒劝民心厚所生。
西享先坟已致诚,却严轩从指东茔。
鸿惊去旆参差起,马避柔桑诘曲行。
农寓兵来闲即教,牛无休日旱犹耕。
病翁寡术苏疲瘵,徒劝民心厚所生。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祭祀祖先坟墓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和人文关怀。
首句“西享先坟已致诚”,点明了祭祀活动的地点和目的,表达了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之情。接着,“却严轩从指东茔”一句,描述了祭祀队伍转向另一处坟墓的情景,体现了对家族成员的全面纪念。
“鸿惊去旆参差起,马避柔桑诘曲行”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祭祀过程中场景的变化。大雁在旗帜的引领下飞起,马匹绕过柔嫩的桑树缓缓前行,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和谐。
“农寓兵来闲即教,牛无休日旱犹耕”则揭示了农耕社会的生活状态。即使在战争时期,农民也会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即便干旱,耕牛仍需不停劳作,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的坚韧与勤劳。
最后,“病翁寡术苏疲瘵,徒劝民心厚所生”表达了对年老体弱者的关心和对社会道德的倡导。即使在疾病缠身、缺乏医疗知识的情况下,人们仍然努力恢复健康;同时,强调了培养善良、厚道之心的重要性,以促进社会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人文关怀、自然美景以及农耕生活的艰辛与智慧,同时也蕴含着对后世子孙的教诲与期望。
华岳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仙掌。
壁间擘出黄河流,大禹以之分九州。
河流衮衮赴溟涨,华岳拔出天河上。
云宫雾窟疑本无,石室金台俨相向。
玉泉高通玉井津,中有莲实如车轮。
世人肉食未羽化,可望不得聊相亲。
高堂晚晴图画展,眼明一见心自远。
世间尘土今纷纷,吾当拂衣卧山云。
我辞西江归,倏忽十二秋。
每望西江云,思心怅悠悠。
恨无排风翼,安能凌虚游。
故人渺天末,可梦不可求。
邂逅送子行,感我涕泗流。
登山有脩蛇,涉水有长虬。
逝者如零雨,一落谁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