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
胡为强分别,百金买田庐。
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
游乎无何有,一饭不愿馀。
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
何以遗子孙,此身自籧篨。
薰风暗杨柳,秋水静芙蕖。
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
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
胡为强分别,百金买田庐。
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
游乎无何有,一饭不愿馀。
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
何以遗子孙,此身自籧篨。
薰风暗杨柳,秋水静芙蕖。
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名为《赠袁陟》。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袁陟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胡为强分别,百金买田庐。"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身体比作虚空,将万物视为自己的宝藏,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无所不包的豁达心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游乎无何有,一饭不愿馀。"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袁陟的思念和自己生活的满足。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简单生活方式——即使一饭也不过度,来体现出一种清贫自乐的人生态度。
"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何以遗子孙,此身自籧篨。"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和生活理想。在这里,“官湖”和“学舍”被视作个人所有,体现出一种隐逸之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愿意为后代积累物质财富,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修身养性来留给子孙的精神财富。
"薰风暗杨柳,秋水静芙蕖。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 最后的两句则运用自然景象——“薰风”、“杨柳”、“秋水”和“芙蕖”,营造出一派清新脱俗的意境。这两句中,“应观我知子”暗示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不怪子知鱼”则是引用《论语》中的“知我者,谓天知我;友我者,谓君子友我”,表达了一种深层次的精神交流和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同时,它也以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抒写了友情和个人修养之间微妙的情感纽带。
始上蓬邱肃羽仪,旧更台省著清规。
怀章又下芙蓉阙,候骑先瞻鸟隼旂。
楚泽潦收腾驾远,广陵涛起渡江迟。
吴中事事皆奇胜,还见风流太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