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老若幼,负戴行路旁。
短喘接烦促,流汗身手僵。
前村去后市,计里纡且长。
往来日三五,未供一日粮。
云头火方赤,柳下风微凉。
顾之不敢憩,举步还踉跄。
茕茕老若幼,负戴行路旁。
短喘接烦促,流汗身手僵。
前村去后市,计里纡且长。
往来日三五,未供一日粮。
云头火方赤,柳下风微凉。
顾之不敢憩,举步还踉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炎炎夏日里艰难行走的情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老人的外貌、行动以及内心感受生动地呈现出来。
首句“茕茕老若幼”,以“茕茕”形容老人孤独的形象,仿佛他虽年迈却仍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与坚韧。接着,“负戴行路旁”点明老人正在劳作,背负重物走在路上,生活压力可见一斑。
“短喘接烦促,流汗身手僵”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老人在烈日下劳作时的呼吸急促、汗水如注、身体僵硬的状态,表现了劳动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
“前村去后市,计里纡且长”描述了老人行走的路线,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市场,路程遥远且曲折,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奔波的辛苦。
“往来日三五,未供一日粮”则揭示了老人劳作的频率与成果之间的巨大反差,每天往返数次,却难以满足一日的口粮需求,突显了生活的贫困与挣扎。
最后,“云头火方赤,柳下风微凉”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云层中的太阳即将落山,柳树下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这既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是对老人劳作一天后的短暂安慰。
“顾之不敢憩,举步还踉跄”则表达了老人即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也不敢停下脚步休息,继续蹒跚前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他们辛勤付出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同情。
北斗瞻依旧,西风汗漫游。
芗溪秋水外,寒夜月槎浮。
笑语疑春梦,杯盘续暮篝。
开亭惭下榻,去国羡垂钩。
礼乐风闽楚,师模仰泰丘。
弥文裁后进,明抱在先忧。
秉法成萋斐,怀忠不自谋。
孤臣危远道,万乘布洪休。
山水元无恙,烟霞合有俦。
陶开三径地,范泛五湖舟。
谢客无过骑,呼童早放牛。
登堂招舞鹤,倚槛下驯鸥。
青草池边句,香芸架上筹。
寻真苍玉杖,拥雪白云裘。
兰佩重薰袭,樗材漫见收。
子瞻元靡匹,永叔感前修。
直彻形骸隔,惭非气味投。
移尊频洗酌,待月更登楼。
杨柳疏烟晚,林塘细雨秋。
可堪莺谷别,不断象山流。
《奉别江午坡宗师二十韵》【明·邱云霄】北斗瞻依旧,西风汗漫游。芗溪秋水外,寒夜月槎浮。笑语疑春梦,杯盘续暮篝。开亭惭下榻,去国羡垂钩。礼乐风闽楚,师模仰泰丘。弥文裁后进,明抱在先忧。秉法成萋斐,怀忠不自谋。孤臣危远道,万乘布洪休。山水元无恙,烟霞合有俦。陶开三径地,范泛五湖舟。谢客无过骑,呼童早放牛。登堂招舞鹤,倚槛下驯鸥。青草池边句,香芸架上筹。寻真苍玉杖,拥雪白云裘。兰佩重薰袭,樗材漫见收。子瞻元靡匹,永叔感前修。直彻形骸隔,惭非气味投。移尊频洗酌,待月更登楼。杨柳疏烟晚,林塘细雨秋。可堪莺谷别,不断象山流。
https://shici.929r.com/shici/EzkLJ.html
荆关神妙世希有,莒国山人亦名手。
意匠经营颇逼真,水石山林气森秀。
剡藤一幅才盈咫,万穴千岩俱点就。
芙蓉开萼迤太清,星宿汇流款崇岫。
陂陀映带粘箴莎,涧石纵横走泉溜。
日出初分意色浓,秋高始脱烟霞瘦。
吮粉含丹无此流,北苑营丘合回首。
王君好事偶得之,棐几云房顿觉奇。
况当燕市风尘日,见此溪山罨画姿。
泠然便觉心神披,严霜扑人叶辞枝。
翠眉更进金屈卮,白云在天河汉移。
醉来骑马忘南北,桐叶分题赋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