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可人肠,登登步觉强。
山容云半吐,秋色雁初翔。
霜犯枝头浅,风交水面长。
沙行双白鹭,惊见捕鱼郎。
野外可人肠,登登步觉强。
山容云半吐,秋色雁初翔。
霜犯枝头浅,风交水面长。
沙行双白鹭,惊见捕鱼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投射。
首联“野外可人肠,登登步觉强”开篇即以“可人肠”三字,表达了诗人对野外景色的喜爱之情,仿佛这自然风光能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而“登登步觉强”则通过登山的动作,展现了诗人精神上的坚韧与活力。
颔联“山容云半吐,秋色雁初翔”进一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秋意渐浓的景象。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大雁开始南迁,它们的飞翔为秋天的天空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辽阔。
颈联“霜犯枝头浅,风交水面长”则将视角转向地面,霜降初至,轻轻覆盖在枝头,显得浅淡而静谧;微风吹过水面,波纹悠长,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尾联“沙行双白鹭,惊见捕鱼郎”收束全诗,以两只白鹭在沙滩上漫步的宁静画面,与突然闯入的捕鱼人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所见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城上西风草欲霜,登临聊不负重阳。
江山远近秋容老,云树参差野意长。
一笑四人真莫逆,百年此会定难忘。
不妨小学陶公醉,篱下寒花恰半香。
元宵灯火。月淡游人可。
携手步长廊,又说道、倾心向我。
归来一梦,整整十年馀,人似旧,去无因,牵惹情怀破。
章台杨柳,闻道无关锁。
行客挽长条,悄不似、当初些个。
而今休也,摇落任东风,但恣意,尽留情,我也知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