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窗春影绿婆娑,梦作轻云覆碧波。
日暮是谁调锦瑟,一江烟雨泣湘娥。
绮窗春影绿婆娑,梦作轻云覆碧波。
日暮是谁调锦瑟,一江烟雨泣湘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竹林中光影婆娑,如梦似幻的画面。诗人以“绮窗”开篇,暗示了画面的精致与美好,随后通过“梦作轻云覆碧波”,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而宁静的世界。黄昏时分,竹林中的光影仿佛轻柔的云朵覆盖在碧绿的水面上,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日暮是谁调锦瑟”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锦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来象征高雅的艺术或情感的细腻。这里借调锦瑟之手,似乎在暗示着某种艺术创作或是情感的表达,但具体所指,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最后,“一江烟雨泣湘娥”则以湘娥哭泣的意象,增添了几分哀愁与凄美,使得整个画面不仅有静谧之美,还蕴含着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审美情趣,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引人深思。
春容先督府,月色满江城。
灯赏无仙梦,斋居绝市声。
两年忧旱虐,八郡望秋成。
凭藉刚风力,青章达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