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相持地,江山真险固。
昔闻焚夷陵,今兹但遗堵。
山远欲连天,江宽疑浸树。
左顾渚宫涂,右眺襄阳路。
野迥无居人,荒村但豺虎。
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
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
伫立小踟蹰,苍苍归鸟去。
吴蜀相持地,江山真险固。
昔闻焚夷陵,今兹但遗堵。
山远欲连天,江宽疑浸树。
左顾渚宫涂,右眺襄阳路。
野迥无居人,荒村但豺虎。
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
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
伫立小踟蹰,苍苍归鸟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废墟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土地荒芜和乡愁之深的感慨。开篇“吴蜀相持地,江山真险固”两句写出了地理环境的险峻和战争对土地的占据。紧接着,“昔闻焚夷陵,今兹但遗堵”表达了过去战火的残酷与现在只剩下断垣残壁的情景,透露出历史沧桑和战争毁灭的一种哀愍。
“山远欲连天,江宽疑浸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川的壮丽和江水的辽阔,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心中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接下来的“左顾渚宫涂,右眺襄阳路”则是诗人在观察四周景象时的心境写照,渚宫和襄阳城两侧的风光都已不再,而只剩下遗迹。
“野迥无居人,荒村但豺虎”描绘了战后乡村的荒凉与野兽出没的情形,凸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离散。随后的“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则是诗人对家乡和先人墓地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深切的乡愁与哀思。
最后,“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伫立小踟蹰,苍苍归鸟去”四句则是诗人在夜幕降临时对景物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写照。月色清淡、江风凛冽、云雾缭绕的楚山暮色,以及伫立观望和归鸟的苍茫,共同构建了一种深远而又萧索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战乱后遗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战争毁灭以及个人乡愁的复杂情感。
玉垒尊罍,清秋关塞,正宜催唤香醪。
凉风吹帽,横槊试登高。
相见征西旧事,龙山会、宾主俱豪。
来群雁,凉生画角,红叶聚亭皋。
南洲、应好在,长关梦眼,天际云涛。
有一簪黄菊,两鬓霜毛。
快把金荷共倒,凝望久、只遣魂消。
君须听,新翻燕乐,馀韵响檀槽。
声促铜壶,灰飞玉琯,梦惊偷换年华。
江南芳信,疏影月横斜。
又喜椒觞到手,宝胜里、仍翦金花。
钗头燕,妆台弄粉,梅额故相夸。
隼旟,人未老,东风袅袅,已傍高牙。
渐园林月永,叠鼓凝笳。
小字新传秀句,歌扇底、深把流霞。
聊行乐,他时画省,归近紫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