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西崦寺,门藓路交藤。
龙象开禅席,钟鱼张法镫。
领徒耕趁雨,对客句裁冰。
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屡登。
几年西崦寺,门藓路交藤。
龙象开禅席,钟鱼张法镫。
领徒耕趁雨,对客句裁冰。
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屡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与龄叟》,通过对西崦寺的描绘,展现了僧侣们宁静而忙碌的生活。首句“几年西崦寺”表达了诗人对寺中时光的追忆,可能暗示着与龄叟的深厚交往。"门藓路交藤"则描绘了寺庙环境的古老与自然,苔藓覆盖的门和缠绕的藤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沧桑的氛围。
“龙象开禅席”比喻僧侣们弘法讲经,如龙象般威严庄重,禅宗法事盛大而有序。“钟鱼张法镫”进一步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仪式感,敲钟击鱼是佛教活动的一部分,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佛法的传播。
“领徒耕趁雨”写僧人们在雨中劳作,体现了佛教徒的勤劳和对自然的顺应,同时也体现了僧团生活的简朴。最后一句“对客句裁冰”形容诗人与龄叟交谈时思维敏捷,言辞犀利,如同裁冰一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寺庙生活场景,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互动,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东山之地钟情灵,眼中景物兼赤城。
老松倒浸石欲坠,小溪新涨桥已平。
斯人爱此结幽契,偃仰十载无逢迎。
心源落落饱六籍,词锋烨烨摧五兵。
既非是甘泉石,又不为薄公卿,胡为久此岩之扃。
信知我生皆有命,区区宠辱何足惊。
一朝持铎乐安去,嗟哉吾道斯大鸣。
君不见晋朝谢安石,幡然一起慰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