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自朝宗去,源曾发此来。
惠琳参政事,澄观擅公才。
葩焰古难续,袭衣今未开。
不知五百世,几度擢陈荄。
水自朝宗去,源曾发此来。
惠琳参政事,澄观擅公才。
葩焰古难续,袭衣今未开。
不知五百世,几度擢陈荄。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鹿苑乃月堂昌禅师受业》。诗中描绘了鹿苑中的月堂昌禅师在受业过程中的精神与智慧的传承,以及对佛法的深入探索和理解。
首句“水自朝宗去,源曾发此来”,以流水比喻知识与智慧的不断流动与传承,暗示佛法的源头深远,而月堂昌禅师正是从这源头汲取智慧,开始了他的修行之旅。
接着,“惠琳参政事,澄观擅公才”两句,通过对比惠琳与澄观两位禅师的事迹,强调了月堂昌禅师在佛法上的独特才能与贡献。这里运用了“参政事”与“擅公才”的形象化表达,生动地展现了月堂昌禅师在佛法领域的卓越成就。
“葩焰古难续,袭衣今未开”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传承之难与月堂昌禅师的使命。这里的“葩焰”象征佛法的灿烂与辉煌,“袭衣”则比喻佛法的传承衣钵。诗句表达了佛法传承的不易,同时也寄寓了对月堂昌禅师能够继续发扬佛法、开启新篇的期待。
最后,“不知五百世,几度擢陈荄”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月堂昌禅师修行历程的敬仰与赞叹。诗句暗示了月堂昌禅师在修行道路上的漫长与艰辛,以及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堂昌禅师受业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传承的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禅师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无限期待。
高邮湖水清且幽,高邮女儿能荡舟。
十八梳妆好高髻,二十嫁夫长远游。
青菱镜破宝钗折,翡翠衾寒叠香雪。
芳草王孙去不归,蟪蛄啼处秦楼月。
楼前杨柳飞絮多,门外蛛丝成网罗。
高邮湖水增夕波,高邮女儿将奈何。
恨双萍、咫尺未相逢,荒城暮烟遮。
过中原几度,凄凄雁稆,莽莽虫沙。
老矣兰成词赋,萧瑟向谁嗟。
和泪弓衣字,题遍天涯。
故侣晨星还剩,叹羁雌处处,梦绕京华。
待巢痕重觅,却换旧烟霞。
正深夜、酒醒灯暗,乱愁生、浑不为思家。
飘零感、一枝持赠,惟有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