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闲园杜宇飞,半溪流水映柴扉。
茅檐寂寂云来暝,苔径苍苍客到稀。
洞口青猿啼近榻,林间驯鹿息尘机。
长安年少多缨冕,不似山中薜荔衣。
花落闲园杜宇飞,半溪流水映柴扉。
茅檐寂寂云来暝,苔径苍苍客到稀。
洞口青猿啼近榻,林间驯鹿息尘机。
长安年少多缨冕,不似山中薜荔衣。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春暮山家》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居图景。首句“花落闲园杜宇飞”,以杜鹃鸟在落花飘零的庭院中飞翔,渲染出春日将逝的氛围。次句“半溪流水映柴扉”,则通过溪流轻抚柴门,展现出山居的简朴与宁静。
第三句“茅檐寂寂云来暝”,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茅屋外的寂静和乌云遮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神秘的感觉。第四句“苔径苍苍客到稀”,强调了山居人迹罕至,只有青苔覆盖的小径见证了来访者的稀疏。
第五、六句“洞口青猿啼近榻,林间驯鹿息尘机”,通过青猿的啼声和驯鹿的悠闲,表现了山中的自然生态,以及诗人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长安年少多缨冕,不似山中薜荔衣”,诗人以京城繁华与山中隐逸作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功名的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家的春暮景象,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世事的深深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兰陵江水春摇溶,水影善媚春花红。
兰陵女儿住江上,隔花临水花无容。
以笑泥客客心醉,娇颜能夺春酒浓。
十三随母习弦管,博解曲意情益工。
轻鬟薄粉变新饰,垂袖不肯回春风。
春风吹柳柳绵脱,柳叶深深弄帘夕。
黄鹂紫燕交拚飞,嫩干柔条折不得。
折不得,愁柰何?
今宵江上春月好,明日江头春雨多。
穆满骋八骏,濯濯万里足。
朝宾王母家,暮抵胥饘宿。
挥觞谣白云,拥雪歌黄竹。
归来七萃空,一举亡漠曲。
其乐安在哉,祸胎真瞬目。
荒矣秦汉君,睢盱究前躅。
射蛟长江波,写涕之罘麓。
弥年沧海傍,神仙杳难属。
颓年寄西崦,未必不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