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其一》
《古意·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风西北起,吹我游子裳。

浮云从何来,安知非故乡。

萧萧胡马鸣,翩翩下枯桑。

暮色入中原,飞蓬转战场。

往路不可怀,行役自悲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起时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秋风西北起,吹我游子裳”以秋风起为背景,渲染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游子的衣裳在秋风中飘扬,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与漂泊的无奈。接着,“浮云从何来,安知非故乡”,诗人借浮云的无定性,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即使身处异乡,也难以忘怀那份对家的依恋。

“萧萧胡马鸣,翩翩下枯桑”两句,通过胡马的嘶鸣和落叶的飘零,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独与哀愁。胡马的鸣叫似乎在诉说它的思乡之情,而枯桑的落叶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这两句将自然景象与情感巧妙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深沉。

“暮色入中原,飞蓬转战场”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画面,暮色笼罩大地,飞蓬随风飘转,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这里的“中原”既可指广袤的大地,也可暗喻国家的中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往路不可怀,行役自悲伤”点明了主题,无论是回忆过去的美好还是面对未来的未知,都充满了悲伤与无奈。行役之人,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难以摆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醉桃源.和昌甫

固穷斋里语吾生。言之必可行。扶疏夏木既啼莺。

更逢鱼计成。多雅尚,少时情。沧浪渔父缨。

高歌宁与俗争鸣。朱弦疏越声。

(0)

浣溪沙·其二至日带湖

爱日回春一线长。氛氲谁忆御炉香。

孤城岁晚卧沧江。

花底千官迎淑气,湖阴十里写晴光。

剩拼华发醉为乡。

(0)

好事近.翠圆枝

一涧水南山,腊尽春生梅雪。

行过小桥深处,带疏钟横月。

征衫闲著指东吴,休怕与人别。

吟到翠圆枝上,是归来时节。

(0)

遗直堂六首·其二

虬龙舞云端,风雨来海上。

尚想堂中人,诗成一回向。

(0)

远游十首·其十

呼吸为阴阳,动静乃天地。

犹然一身间,至理无弗备。

苍龙驾白虎,昼夜分六气。

坎离会精神,否泰本仁义。

吾师不吾欺,持以御一世。

(0)

汴都至南京食樱桃

银盘日日饱朱樱,不负归辕过两京。

身到江南梅未熟,故园风味梦关情。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