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来机禅人五十一》
《来机禅人五十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寸丝不挂袈裟旧,放过玄机此再来。

五十还教更五十,莲花岁岁腊前开。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寸丝不挂袈裟旧”,开篇即以“寸丝不挂”这一禅语,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精神上的彻底解脱与自由,如同脱去袈裟,不再受外物束缚,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自在境界。“袈裟旧”则暗示了修行之路的漫长与艰辛,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放过玄机此再来”,进一步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的重要观念——“放下”。在禅宗中,“玄机”常指深奥微妙的道理或法则,此处强调的是修行者需要放下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束缚,更是心中的执念与疑惑,只有如此,才能再次领悟生命的真谛,开启新的修行之旅。

“五十还教更五十”,这句诗以数字“五十”作为象征,可能暗指人生或修行中的一个阶段或成就。它传达了一种循环往复、不断精进的理念,即无论达到何种成就,都应保持谦逊与持续努力的态度,因为修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一次的“五十”都是新的起点,都需要重新开始,不断超越自我。

“莲花岁岁腊前开”,以莲花作为象征,莲花在佛教中常被看作是纯洁、清净和解脱的象征。这句诗寓意着修行者如莲花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断地净化自我,最终在人生的寒冬(腊月)中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展现出内在的美丽与智慧。这里的“岁岁”强调了时间的累积与坚持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内心的觉醒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禅意的语言,探讨了修行的本质、过程与目标,鼓励人们在追求精神自由与生命意义的道路上,保持谦逊、坚持与不断超越自我,最终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其一

几度思君欲白头,凄然常隐去年秋。

此心恨杀中澪水,不向栖霞楼畔流。

(0)

吴景良农庆堂诗

维扬禹疆,厥壤维沃。尔服尔耕,贻我嘉谷。

翼翼冷风,自南自东。侯顺侯?,岁聿屡丰。

有稻有稌,有?有穱。我庾既崇,如山斯岳。

先民是遗,匪予是能。擪籥吹诗,用荐厥声。

厥声洋洋,式歌且咏。锡庆自农,畴敢弗敬。

(0)

琴士王彦辅

八音各殊器,可贵在丝属。

弦歌皆雅调,清庙特于穆。

斯人久已逝,唱咏不可续。

似闻汉中叶,犹传鹿鸣曲。

旧谱今尽非,虚声以相逐。

琵琶马上啼,箜篌水中哭。

弛张异所宜,弦高哀响促。

庶子一洗之,高弹继遗躅。

(0)

贽见虚谷方使君

斩佞当年著直声,于今翰墨哭单行。

典型尚见灵光古,德政常留钓濑清。

瓜熟东门遗世味,菊香晚节寿耆英。

愿公长作斯文主,只把湖山当□泓。

(0)

和靖墓

北邙翁仲拱朱门,玉碗时惊古帝魂。

谁似孤山一抔土,梅花依旧月黄昏。

(0)

软玉膏

赤髓薰蒸软玉膏,不消割切与煎熬。

是须更可教人笑,负鼎徘徊困鼓刀。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