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这首诗名为《野色》,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动态的野外景色。"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形象地写出了一种似烟似雾的朦胧之感,笼罩在楼阁之间,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通过白鸟的飞掠和夕阳的照射,打破了这静谧的画面,使得画面生动起来,富有动感。
接着,诗人借景生情,想象这野色似乎能随着芳草的生长而消散,又仿佛追逐着远方的帆船而来,暗示了生命的流转和无尽的遐想。最后两句"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以山公(指晋代名士山简)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陶醉于自然景色之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野色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君不见闽关西来剑水东,连峰九个青芙蓉。
吾师若个峰头住,物表孤高淡忘虑,三花五粒常满树。
焚香阅遍五千言,云笈七签玄又玄,太素既雕师自然。
庄周列子书满箧,宴坐丹房不交睫,霞步云裾风猎猎。
大道窅窅复冥冥,神谷不死忘我形,泥丸宫中可通灵。
世人习隐只是隐,饮酒何曾悟玄牝,尘劫纷纷师一哂。
岚岭閟幽搆,清晖长在门。
閒寻鬼谷隐,杳霭迷仙深。
灌木递葱茜,飞萝垂可扪。
豁然心境异,邈尔朝市喧。
苔际坐亭午,微飙散氤氲。
潭清浣予衣,蕺芳佩兰荪。
绿水深见底,澄明莹心魂。
孤云石上起,与尔俱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