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白发映春漪,脚色年来自不知。
满眼江山难具报,只将年月载公移。
萧萧白发映春漪,脚色年来自不知。
满眼江山难具报,只将年月载公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形象,"萧萧白发映春漪",诗人以白发与春水波纹相映,暗示岁月流转,时光荏苒。"脚色年来自不知",这里的"脚色"原指戏曲中的角色,这里借指人生的舞台或官职,表达主人公对年华流逝的浑然不觉,仿佛岁月在他身上悄然无声。
"满眼江山难具报",诗人感慨万千,面对大好河山,他感到个人的力量和时间相比显得微不足道,难以一一回报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只将年月载公移",他只能默默地看着时光在公文和职责中流逝,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对责任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个人的衰老与岁月的无情,反映出对人生短暂和责任重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陈献章的哲思。
七峰山下无尘客,方寸有能人未识。
风吹山水意飘飘,月照市廛机寂寂。
将使居人闻此声,既澄世虑虚生白。
英华满轴非春能,银钩更有千钧力。
忽然欲运胸中奇,一挥时落云间壁。
何当便跨图南鹏,声意相寻七峰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