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不是闻鼙铎,铃声晚来凄警。
古堠烟寒,空槽月落,一片宫商相应。清圆入听。
更似怨如愁,助人销凝。
夜雨唐宫,千年恨事劫灰冷。
花丛旧游堪忆,绾风绒索动,香梦初醒。
鹦母帘前,猧儿帐底,不是者般情景。千回记省。
问飘荡行踪,甚时方定。伴我心旌,共摇春夜永。
耳鸣不是闻鼙铎,铃声晚来凄警。
古堠烟寒,空槽月落,一片宫商相应。清圆入听。
更似怨如愁,助人销凝。
夜雨唐宫,千年恨事劫灰冷。
花丛旧游堪忆,绾风绒索动,香梦初醒。
鹦母帘前,猧儿帐底,不是者般情景。千回记省。
问飘荡行踪,甚时方定。伴我心旌,共摇春夜永。
这首《齐天乐·铃声》由清代词人杨芳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铃声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韵味与情感色彩。
词的开篇“耳鸣不是闻鼙铎,铃声晚来凄警”,以对比手法引入,将铃声与鼙铎(古代军中使用的鼓)的声音进行对比,突出铃声在夜晚的凄凉与警觉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古堠烟寒,空槽月落”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与时间的流逝,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随后,“一片宫商相应”则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音乐元素联系起来,暗示了一种和谐与共鸣,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清圆入听。更似怨如愁,助人销凝。”这几句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铃声赋予了情感,仿佛它在诉说着某种哀怨与愁绪,这种声音不仅触动了听者的耳朵,更是深入心灵,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沉思与凝重。紧接着,“夜雨唐宫,千年恨事劫灰冷”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交织在一起,通过“夜雨”和“唐宫”的意象,勾勒出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无情,同时暗示了某种深藏不露的悲痛与遗憾。
“花丛旧游堪忆,绾风绒索动,香梦初醒。”这一段词通过回忆与梦境的描绘,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与细腻。花丛中的旧日游历,以及随之而来的风动绒索与香梦初醒,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与过往之间微妙关系的探索。最后,“鹦母帘前,猧儿帐底,不是者般情景。”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千回记省。问飘荡行踪,甚时方定。”这两句词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反复的思考与反省,主人公试图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最后,“伴我心旌,共摇春夜永。”以春夜为背景,将情感升华至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表达了与内心深处自我相伴,共同度过漫长岁月的愿望。
整体而言,《齐天乐·铃声》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生活、历史、情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朴臣用笔如用铁,刀槊飒飒秋风哀。
千壑万壑落眼底,真气盘郁孤云开。
吾家江南有老屋,青山四壁森为排。
草树摇落石骨瘦,阴寒逼础生莓苔。
十年潦倒不归去,仆仆打帽堆黄埃。
君家亦在黄山下,云气出入庭阴隈。
坐对溪山置笔砚,定知真稿非凡胎。
读君此画三叹息,便欲长歌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