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刘昆体变,谁实擅元功。
万古推梅老,三辰仰醉翁。
穆脩先汉笔,魏野盛唐风。
今日何人悟,江湖恸阮穷。
杨刘昆体变,谁实擅元功。
万古推梅老,三辰仰醉翁。
穆脩先汉笔,魏野盛唐风。
今日何人悟,江湖恸阮穷。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诗思十首(其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深意的诗句,它通过对历史上几位杰出文学家和诗人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与时代认可之间关系的思考。
首先,“杨刘昆体变,谁实擅元功。”这里的“杨刘”指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杨巨源、刘禹锡,他们都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改革,开创了新的文学风格,即所谓“体变”。而“谁实擅元功”则是在询问,在当今之世,又有哪位诗人能够真正掌握和发扬光大元代(即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成就。
接着,“万古推梅老,三辰仰醉翁。”这里的“梅老”指的是唐代诗人梅尧臣,而“醉翁”则是对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尊称。诗人通过这两位文学大家的提及,表达了对他们不朽文名的赞美和推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成就与历史地位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随后,“穆脩先汉笔,魏野盛唐风。”这里“穆脩”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而“魏野”则是对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等人的合称。诗人通过提及这些历史上的文学巨匠,强调了他们在各自时代所代表的文学成就。
最后,“今日何人悟,江湖恸阮穷。”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在诗人的眼中,尽管历代都有杰出的文学家,但在当下的这个时代,却似乎少了能够真正领会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学精神的人。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社会认可之间存在的矛盾感受。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文学功底,更透露出诗人对于时代价值、个人成就以及历史地位的一种深刻而复杂的情感。
归来散发卧青山,丈室峰头自闭关。
大药欲成丹灶底,灵芽先涌白云间。
餐来四皓鸿堪住,采罢三茅鹤并閒。
一笑风尘吾渐老,会寻瑶草上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