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散发卧青山,丈室峰头自闭关。
大药欲成丹灶底,灵芽先涌白云间。
餐来四皓鸿堪住,采罢三茅鹤并閒。
一笑风尘吾渐老,会寻瑶草上仙班。
归来散发卧青山,丈室峰头自闭关。
大药欲成丹灶底,灵芽先涌白云间。
餐来四皓鸿堪住,采罢三茅鹤并閒。
一笑风尘吾渐老,会寻瑶草上仙班。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青山之巅的静谧生活,以及他在炼丹与采药中的超然境界。首句“归来散发卧青山”,展现了一幅隐士归隐山林,自由自在的生活画面,散发象征着自由不羁,卧则表现了其闲适的生活状态。接着,“丈室峰头自闭关”进一步强调了隐士远离尘嚣,独处一室,专心修炼的隐逸生活。
“大药欲成丹灶底,灵芽先涌白云间”两句,运用了炼丹术的意象,表达了隐士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大药”指能延年益寿的药物,“丹灶”是炼制丹药的地方,“灵芽”则象征着生长于云雾缭绕间的珍贵药材。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隐士的修行之路,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
“餐来四皓鸿堪住,采罢三茅鹤并閒”两句,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四位高人(四皓)和三茅真君的故事,进一步渲染了隐士生活的神秘与超脱。四皓象征着隐居山林的智者,鸿雁则代表了隐士的志趣高远;三茅真君则是道教神仙,鹤则为仙人的坐骑,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一笑风尘吾渐老,会寻瑶草上仙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风尘”既指世事的纷扰,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之意;“瑶草”则象征着仙境中的珍稀植物,是通往仙界的标志。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浪漫色彩的隐逸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永恒的追求。
望晴峰染黛,暮霭澄空,碧天银汉。
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
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
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
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
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
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
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