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绝句

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

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

(0)
注释
行:行尽。
离骚国:指代祖国或故乡。
春深:春天已经很深了。
未见兰:没有看到兰花开放。
容非:容貌并非。
隐君子:隐居的君子。
甘老:甘愿老去。
蕨薇间:在蕨类和薇草之间。
翻译
行程走到了尽头,却仍未见到我的祖国
春天已深,但仍未见到兰花盛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春日离别骚国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理。"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表明诗人已离开了骚国,但是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却尚未看到兰花的踪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难寻和期待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体认。"容非"暗示的是不以外表伪装自己,而"隐君子"则是指那些隐藏其真实品格之人的修养和气质。这两句结合起来,意味着诗人倾向于保持本色,不随波逐流,同时也对那些能够在平淡中见真章的君子持有一种赞赏。

最后"甘老蕨薇间"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甘老"意指乐于平淡,愿意安享晚年;而"蕨薇"则是野草之名,这里的"蕨薇间"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这两字联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寻的无奈与期待。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早过何郎

萧萧风雨晓篮舆,没胫泥深我仆痡。

却忆去年苗欲槁,任从行李且虚徐。

(0)

首尾吟·其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晚步时。

信意遂过高祖宅,因行更上魏王堤。

设如终久全无托,何似当初都不知。

料得鬼神知此意,尧夫非是爱吟诗。

(0)

先天吟

先天天弗违,后天奉天时。

弗违无时亏,奉时有时疲。

(0)

太平吟

老者得其养,幼者得其仰。

劳者得其饷,死者得其葬。

(0)

首尾吟·其七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著棋。

大智大谋难忘设,小机小数肯轻为。

泥沙用处宁无惜,蝼蚁驱时忍更窥。

天下也宜留一路,尧夫非是爱吟诗。

(0)

半醉吟·其二

半醉小车行,世间无此荣。

凉风迎面细,垂柳拂头轻。

意若兼三事,情如拥万兵。

这般闲富贵,料得没人争。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