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閤林鸠起,巡方舜旧游。
声虽暨南朔,事罕记春秋。
閤閤林鸠起,巡方舜旧游。
声虽暨南朔,事罕记春秋。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枣阳道中的所见所感,以自然界的鸟鸣与历史人物的游踪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古今交融的意境。
首句“閤閤林鸠起”,描绘了一幅清晨林间群鸠齐鸣的画面,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閤閤”形容鸟鸣声密集而和谐,仿佛整个森林都被鸟儿的歌声唤醒,充满了生命力。
次句“巡方舜旧游”,则将视角转向历史,提到古代帝王舜帝曾经游历的地方。这里借用了舜帝巡游四方的典故,暗示了诗人行走的路径可能与古代圣贤的足迹有所交集,从而赋予了这次旅行一种超越日常的神圣色彩。
接下来的“声虽暨南朔,事罕记春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前半句“声虽暨南朔”用鸟鸣声跨越地域界限,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普遍性,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鸟鸣都是自然界的共同语言。后半句“事罕记春秋”则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反思,指出虽然历史上的许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循环却始终如一,不受时间的限制。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思。在诗人的眼中,无论是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是人类的历史进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不变的真理,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思考。
忆昨随侍游鄞川,穷探欲上苍崖颠。
峥嵘古寺忽邂逅,眸子顾我惊瞭然。
子时苫块惨无意,挥麈岂暇论幽玄。
星离雨散已五载,谁谓此地方周旋。
胸中突兀富经史,欬唾落纸珠玑圆。
明明君王正侧席,何事版籍从拘挛。
匡庐胜槩半境内,足以寄傲追前贤。
穿云漱涧遍所历,妙句流落人间传。
却来隐几北窗下,博山深炷沉香烟。
细观身世究竟处,何者当好何当捐。
纷纷万事付一笑,聊复尔耳姑随缘。
吁嗟二轮挽莫住,愿子于此同勉旃。
我生譬天星,睍睆但空誉。
学经羞轮扁,常恐老窜句。
南游上会稽,弱冠肆远步。
便当期汗漫,如鸟铩修羽。
入宫又独晚,谣诼遭众嫭。
坐令平生交,室冷毡不具。
君公墙东客,清鉴美无度。
风期山水意,千载见此遇。
定疑丹青仙,方我以痴顾。
岂繄才自疏,阅世真异趣。
伐柯理无远,要以一马喻。
古人本不死,方寸有佳处。
三年禹河曲,日见车马渡。
何知谢剥啄,黄土衣易污。
无人尚有子,独载城下路。
功名喧口实,簪组托肺腑。
请看瓶罂满,取踬病不去。
脱黏窥本初,须子遗所寓。
怵迫倦东西,林间尚宽裕。